旷世奇冤:杨乃武与小白菜惹上人命官司真相!

小县城的人命官司,怎么惹来千里之外的清朝最高统治者过问?无权无势的小百姓如何越过层层官卡,将真相大白天下?旷世奇冤是官官相护的牺牲品,还是另有隐情?

同治十二年十月初十,浙江省余杭县,一民居里突然传出震天的哭声,原来是豆腐店帮工葛品连暴病身亡,娘子小白菜在一旁哭得死去活来,谁也没想到,一场旷世奇冤由此拉开了序幕……

一、扑朔迷离的命案

这小县城的葛品连死后没多久,就被人怀疑是中毒身亡,几天之后,娘子小白菜被抓进了衙门,很快她就供出了与奸夫杨乃武密谋杀害亲夫的过程。没过多久,两个人一个被判凌迟,另外一个被判斩立决,但令人奇怪的是,二人迟迟没有被杀头,而是在监牢里一坐就是三年。这个案子中间审了不下有十次,可以说是峰回路转,迂回曲折,案情也是扑朔迷离,以至于到后来,这个案件竟然被列为晚清四大奇案之首。常言说无风不起浪,为什么那么多人不被怀疑,就怀疑杨乃武一个呢?一对最底层的平民犯的案子,最后却惊动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这真是一个让人很惊奇的事情。今天咱们就一起追根溯源,对这个案件彻头彻尾仔细分析一下,揭开它历史背后的真相。

二、离奇死亡

说到葛品连的死,大体情况是这样的。在同治十二年的十月初七,刚出门的葛品连忽然感觉到自己身体不适,走路非常缓慢,像两腿灌了铅似的走不动,虽然妻子小白菜上前阻止他出门,但他还是照常去上班了,这样拖了两天,到了初九的下午,病情突然加重。小白菜赶紧找中医,大夫来了一看,说是热火症,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按照当时民间的一个偏方,用万年青,还有萝卜籽熬汤喝下去就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但是喝了这个偏方后,葛品连的病情却加重了,过了一天,到初十的下午,申时,也就是三点到四点的时候,葛品连突然死掉了。那当年他有多大呢?也就是二十来岁。那怎么最后就跟杨乃武扯上关系了呀?之所以跟杨乃武有瓜葛,实际上就是因为杨乃武跟葛品连的妻子小白菜有一种在街坊邻里看来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

三、杨乃武为何成为替罪羊?

小白菜本名毕秀姑,16岁时由杨乃武主婚许配给葛品连。由于两人没有房子,暂时租借在杨乃武的家中。两家经常在一起吃饭,杨乃武更是经常教小白菜读书认字,二人相处甚欢。不久之后邻里间就有了羊吃白菜的说法。那么这是空穴来风,还是确有其事呢?

由于街坊邻里都在说,羊吃白菜就是杨乃武吃小白菜的意思,为了验证这个事,葛品连曾经专门提前从豆腐坊回到家里,偷看自己的妻子和杨乃武之间有没有苟且之事,但他并没有看到这样的事。不过人言可畏,葛品连和小白菜最终决定要搬走,刚好到了第二年,杨乃武自己也意识到这些情况,提出房价要从原来的800文一个月要涨到1 000文,葛品连也就磨下驴,说自己不租他的房子,就搬走了。搬到别处居住以后,也有一些好事的邻居去观察,看小白菜搬开以后,俩人还会不会再继续幽会。但是据后边的其他证人来作证,表明二人再也没有见过。

本来这个事情这样就已经结束了,可大家知道人言汹汹。就是说二人们既然有过一种这样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那么当葛品连年纪轻轻就暴亡时,人们自然会想到毒杀的可能性。而且在葛品连死后不久,他的尸体也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开始膨胀,接着口角出现流血,同时腹部出现十几个小泡,有人说这是中毒现象。葛品连的母亲在极度恐慌的情况下决定到县衙报官,于是一场震惊朝野的奇案就此拉开了序幕。

当时余杭县的县官叫刘锡彤,他是天津人。担任县官的他,年纪已经七十余岁,在得到了葛品连母亲的报案以后,急急忙忙带领衙役和仵作前往现场去勘验。但是就在他们几个人收拾好准备前往现场的时候,忽然有客人拜访,这个客人是刘锡彤的一个老朋友,他的名字叫陈竹山,也是一个文人,平时来往很多。陈竹山见他们收拾行李,就问他们干嘛去?刘锡彤说有一个案子要去现场。碰巧陈竹山曾经听说过街坊邻里对羊吃白菜的传闻,于是他就把这番话,这些流言性的东西,一五一十说给了刘锡彤,结果刘锡彤还没去看呢,就听了一耳朵的一面之词。

所以说这实际上也埋下了一点儿伏笔。那么到了现场之后,刘锡彤先命令仵作察看尸身,宋朝的宋慈写过一本书,是当时法医界的圣经,叫《洗冤录》。这个《洗冤录》中,关于中毒,特别是中砒霜毒有一番说辞,用银针,刺死者的喉咙,如果拿出来以后银针变暗,就有可能是砒霜导致的。仵作沈祥发现针的确是变黑了,那么就证明葛品连确有中毒的可能,但是在宋慈的《洗冤录》中其实还有一句,当用银针探喉以后,探到了一个颜色,还需要用皂角水把这个银针洗一下,如果皂角水浸泡后针的暗色没有了,而且重新恢复了它的光泽,那就不是真中毒,可能是一种假中毒。

余杭知县刘锡彤命仵作沈祥用银针刺探咽喉,却忘了用皂角水擦洗银针,还没来得及确认,他的徒弟就已经把银针变暗的说法传给了知县。可是尸体的症状与砒霜中毒的表现又不完全符合,仵作沈祥不敢确认是否中毒而死,只是含糊报告知县,死者属服毒身亡,知县刘锡彤即刻将小白菜带回县衙审讯,从下午审到半夜,小白菜终于忍不住酷刑的折磨,招认了自己与杨乃武的奸情。

四、祸起枉判

说到中毒身亡,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就是自己误服了毒药,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他人投毒。那为什么这个刘锡彤就偏偏一口咬定是小白菜投的毒呢?

这里有两个因素,一个因素就跟仵作的上报有关,仵作实际上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应该非常的谨慎,不能乱说话,由于他耳朵里听到了许许多多说法,然后就直接向上报,这是没有恪守他身为仵作的职业道德。刘锡彤这个人有点儿刚愎自用,他当时在听完陈竹山的汇报以后就在大脑当中,自己设计了这么一个案情。

一般审案子要进行一些私访暗访,调查一下周围邻里的反馈,一些平时积累的观察,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一个案件发生了以后,毕竟我们所有的司法官员都是在事后还原事情的真相。但是在还原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各种各样假象的出现,引导了他的思路,也可能由于别人的闲言碎语,或者一面之词,影响了他的判断,这种情况都是有的,也就是说存在一种时间差,如果官员自己没有一个非常谨慎、细心、全面、客观的态度,就有可能让这个案子从一开始就变成一个冤案。刘锡彤正是走入了这样一个陷阱,走入了这样一个错误的道路。

他的这种断案方法,可以称之为主观臆断的推案方法。按照我们今天讲的罪行法定,他完全是主观认定的,这种问题实际上也不是刘锡彤一个人的毛病,因为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封建的几千年的制度中,司法当中经常有这种先入为主,主观认定犯罪的情况。

如果当时刘锡彤听了陈竹山的话之后还听一下其他人的话,或者再多听一个人的观点,也许事情的结果就变了。另外如果真是砒霜毒死的病人,那么砒霜是怎么来的?是小白菜让他服的,还是杨乃武让他服的?如果是小白菜让他服的,砒霜这个东西是从哪儿得到的?这个药店,或者说具体的来源,又是一个新的问题,如果他能够重视这些问题,也许这个案子又能扳回来。此处还有仵作,在咱们现代的律法当中,一般法医的鉴定跟清朝这个时候有很大不同。在过去,一般仵作确定后的鉴定结论,马上会影响官员断案的判决。但是在我们今天,法医的鉴定只是决定案件的一个因素,不是全部因素,也不是最重要因素。因为法官在判案的过程当中,除了法医的鉴定结论之外,还要去勘验现场,看其他的物证、血迹等,所有这些都得考察,还要问相关人等的证词,除此之外,也要听取当事人自己的口供,综合这些因素共同来决定一个案件,而不只是听法医或者是仵作的。

只经过了短短9天的时间,刘锡彤就完成了这起案件的初步审理,把它交给了自己的顶头上司,杭州知府陈鲁。其实案件到了这会儿呢,还有回转的余地,因为杨乃武还没有招供,而且杨家也提供了杨乃武不在场的证据,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刘锡彤做了一件不得不让人对他的为人起疑的事儿。

刘锡彤将杨乃武、小白菜及相关卷宗押送杭州府,该案初审结束,正式进入二审程序。不过,刘锡彤认为杨乃武不在余杭的证词是伪证,不值得上报,就擅自扣压。而且,他在初审报告中谎称试毒的银针已用皂角水擦洗,结果青黑不去,与《洗冤录》所载服砒中毒情形一致等。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qingchaogushi/38234.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