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阻碍了诸葛亮的发展?是小国寡民的政治吗

首先,历史给诸葛亮的政治舞台是一个偏安西南的小国――蜀汉蜀汉全盛时期拥有三十多万户(未失荆州时),人口约一百万,为三国中最少,至263年蜀亡时,有二十八万户,人口九十四万,当中蜀郡拥有户口最多,其面积只相当于魏国的1/5,吴国的1/2,人口只有魏国人口的1/8,吴国人口的1/4,这就决定了诸葛亮统一中国的基本条件――军队、人才和物资始终处于以弱敌强的局面中。

在国家综合实力远远落后的形势下,要想统一他国,是完全不可能的,关于这一点,诸葛亮其实也十分清楚,其在《出师表》中就明确指出:“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这种忧心忡忡的心理真实地再现了诸葛亮对北伐的无奈。

其次,后方的不稳定,使诸葛亮时刻处于心顾两头的境地,一方面,出于国家稳定的需要,诸葛亮不得不“六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七擒孟获,平定南中,孟获虽然心服,但蜀汉国力并没有从中获得什么提高,南中几乎还是独立王国,再加上历史条件的限制,蜀汉也没有拿出什么有效的措施来发展南中,除了每年赐其以丰厚的物资外,还不得不加强边防,防其生变,其生存条件仍然处于不毛状态。

以至诸葛亮北伐时,国内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首先想到的就是南中是否出事,以致后来h政有“南人心浮不定,不能往投”的说法,另一方面,后主的昏庸无能,使蜀国国家政权基本掌握在诸葛亮的手中,以致其他大臣都不敢大胆行使管理权,大事小事都得向诸葛亮汇报同意,致其在北伐中,即要关心军事,双要心系国中,极大地拖了北伐的后腿。

而魏、吴两国主贤将能,后方稳固,人人用命,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没有稳定后方的国家要想统一全国,是完全不可能的。

第三,连年的战争,使国家元气大伤,国民生活和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国内出现极大的反战情绪导致民心不稳,纵观蜀汉立国50年,从刘备平定两川,到营烧七百里,诸葛亮南征,六出祁山,姜维九次伐魏,最长相隔不过4年,最短的是一年两次。

两川百姓在蜀汉统治期间,几乎都是在战争中渡过,加上蜀国国小力弱,战端一开,几乎是尽倾国之力,从蜀汉每次战争所动用的人力来看,最大的是s亭之战,逊营烧七百里,蜀国10多万大军灰飞烟灭,这对国家的影响是非同小可的。

诸葛亮为继承刘备遗志,接二连三地发动一系列战争,每次死亡人数都以万记,这对人口不过百万的蜀国来说,不能不说是沉重的打击和削弱,百姓产生反战情绪也就不足为奇了,而魏吴两国在三国时期基本上没有主动发动过战争。

所面对的几乎都是对抗外来侵略,使统治者在道义上处于自卫地位而未受国民怨恨,甚至还有得道多助的趋势,在这样揭然两样的人心面前,不要说诸葛亮再活50年,就是再活一百年也无法统一中国。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lishigushi/44008.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