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王朝为何每逢冬至,都要举行大典?

古代由于天文历法不够发达,故非常重视观察日影,很重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四个时日。冬至这一天,日影最长,亦即斜度最大,天最短。从这一天起就开始日渐长夜渐短了。所以古人认为它是阴阳万物之始,因此,每逢冬至,朝庭都要举行大典,仪式很隆重。

沈约《宋书》上说:“冬至朝贺享祀,皆如元日之仪。”可见与元日并重。另又有进鞋袜之俗。在中古近古时期,妇女常在冬至这天做鞋和袜子送给公婆。还有做赤豆粥的习俗。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的祭祖节日。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孝敬、不忘本。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

历史上,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又被称为“亚岁”、“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

冬至在唐朝时依然非常隆重。日本僧人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记载:开成三年十一月廿七日,冬至之节,道俗各致礼贺。住俗者,拜官,贺冬至节。见相公即道:“晷运推移,日南长至,伏维相公尊体万福。”贵贱官品并百姓皆相见拜贺。出家者相见拜贺,口叙冬至之辞,互相礼拜。俗人入寺,亦有是礼。下面还有很长一段文字记载寺庙中僧人相互道贺的礼仪和语言。在前一天,圆仁记载说:“夜,人咸不睡。”这便与除夕守岁相同。

圆仁认为,唐朝的冬至与日本的正月初一同样隆重。但唐代冬至与春节相近的文献很少见,故这条记载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很有资料价值。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guoxuewenhua/56172.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