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王东迁,西周已灭,为何战国时还有东西周?

五十九年,秦取韩阳城负黍,西周恐,倍秦,与诸侯约从,将天下锐师出伊阙攻秦,令秦无得通阳城。秦昭王怒,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奔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受其献,归其君于周。

上面这段话出自《史记·周本纪》,大概意思是说,周赧王五十九年,秦国攻取韩国的阳城负黍,西周很害怕,背叛了与秦国的盟约,与东方各诸侯相联合,率领天下的精锐部队出伊阙塞去攻打秦国,使得秦国与阳城之间无法相通。秦昭王很生气,派名叫摎的将军去攻打西周。西周君于是跑到秦国叩头认罪,并把全部三十六邑三万人口都献给了秦王。秦接受了西周君所献的人口和土地,让他又回到西周去了。

看完司马迁所记载的这段历史,许多人可能会产生疑惑:平王东迁后,西周不是已经灭亡了,为何到战国中后期还有一个西周?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周朝包括西周和东周

西周的最后一任国王就是荒淫残暴周幽王周幽王宠幸褒姒,为赢得美人一笑而搞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不过,真正令周幽王陷入万劫不复境地的,是他无故废掉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

周幽王废掉申后和太子宜臼的举动,在十分强调礼法的周朝显然不合礼法,故而引起了天下诸侯的不满,尤其是申后的娘家申国国君申侯。

公元前770年,申国国君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一起攻打周朝王都镐京。

结果,镐京被犬戎攻破,褒姒被犬戎掳走,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这意味着,立国二百五十多年的西周灭亡。

顺便说一句,据史书记载,犬戎攻破王都镐京时,不但杀死周幽王、掳走褒姒,还大肆掠夺财物,捣毁宫室。从这个角度来说,申国国君申侯为了一己私利而引狼入室,可算是卖国求荣,也不是什么好鸟。

西周被灭后,申国国君申侯又联合鲁国国君、许国国君文公等,拥立之前被废的太子宜臼,这就是周平王

周平王即位时,镐京已成了犬戎的势力范围,被犬戎破坏得满目疮痍、破败不堪。也就是说,镐京已经不再适合当周朝的国都了。

周平王于是决定把国都迁到成周。

因为成周在镐京东面,故而史称“平王东迁”,周平王迁都之后的王朝,亦被称为“东周”。

东周的历史,又被分为两个时期,即春秋与战国。不过,春秋与战国的划分,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时间点,历史学家们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按照《资治通鉴》的划分法,从周平王东迁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分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君,这段历史为春秋;而从周威烈王分封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君到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统一天下,这段时期称为战国。

有意思的是,秦国在灭掉韩、赵、魏等东方六国之前,还曾先后灭掉了西周和东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或者说,平王东迁后,西周已经灭亡,为什么到战国中后期还有一个叫“西周”的存在?

这话要从周考王说起。周考王在位期间,曾把他的弟弟揭封于王城,号西周桓公。西周桓公的孙子惠公继位后,又将自己的小儿子班封于巩,以侍奉周王,号东周惠公。

换言之,东周公与西周公实际上是周王室底下的两个贵族称号,他们之所以被称为西周和东周,主要是以周王室的都城成周为参照,西周的封地王城在成周西面,东周的封地巩在成周东面。

公元前314年,周赧王即位,东周和西周实行分别治理,各有王宫,各自为政,且互不相统属。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zhouchaolishi/45838.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