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号
关汉卿是金末元初的戏曲大家,历史上有“曲圣”之称,号“已斋”,对于关汉卿的号历史上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已斋”是“一斋”的笔误,也有人说其实关汉卿号是“已斋叟”。关于这个问题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关汉卿画像
王国维认为关汉卿可能不是真正的名字,应该是字汉卿,“关汉卿,不知其为名或字也。”1957年有学者发现《析津志》里记载:“关一斋,字汉卿”,由此认为可能关汉卿的汉卿是字,而并非是名字,而且史书记载在元代的时候大多数的戏曲家都在作品中以字作为署名,所以关汉卿可能只是作者的字,而不是真正的名字。更多的学者认为汉卿只是作者的字,之所以取这样的字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民族气节。古人已去矣,对于其到底是什么名字,什么字,以及号为何,只能是通过存世著作的点滴记载去考究,但是史书记载是否准确又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关汉卿号已斋,对于已斋这个号,目前记载的有五种说法:乙斋、一斋、已斋、己斋、巳斋。后两种可能是笔误才出现的。《录鬼簿》收录了大量的关汉卿的作品,在其中称关汉卿为“已斋叟”,而《析津志》又称关汉卿为“一斋”,所谓很多人认为也许汉卿有两个号。也有人认为两本书记载的不是一个人,一个是戏剧家关氏名汉卿,一个是号一斋的另一个人,属于金代名宦。
关汉卿到底是号为何,至今仍存在着争论,无论是争论如何,关汉卿的作品的艺术魅力是不会改变的,我们确实也没有必要为此斤斤计较。
关汉卿 铜豌豆
关汉卿生活在金末元初,民族汉,成分知识分子,在元代,无论是作为一个汉人还是一名知识分子,这两种身份都表明了关汉卿处于社会的底层,元代的四级等级制度将汉人列为三等,并且取消了科考制度,社会上有“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文化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仅仅高于乞丐,甚至还不如娼妓。
《关汉卿》剧照
关汉卿的一切可以说是拜那个时代所赐,如果不是处于社会的底层,关汉卿的作品不会关注人民的生活,如果不是取消了科考制度,那么历史上可能只是多了一个状元或者是官宦,而少了一个能够让世界动容的艺术大师,正是由于作为文化人的关汉卿没有了出路,所以只能是在自己的作品中进行呐喊,将自己手中的笔当做是一把利刃,向着统治阶级开刀。
据说因为写作《窦娥冤》关汉卿曾经被捕入狱,但是关汉卿却在自己的作品《不服老》中充满激情,斗志昂扬的表示自己要做“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其坚定的立场让人不禁动容。
关汉卿也正是像自己作出的宣言那样,真正的就是一粒“铜豌豆”,为底层的人民追求美好的生活摇旗呐喊,对统治阶级进行讥讽与抨击,《窦娥冤》、《蝴蝶梦》、《救风尘》、《望江亭》等等一系列作品无不表示着这粒“铜豌豆”的“响当当”的坚硬。
关汉卿田汉
关汉卿是七百多年前中国的剧作家,田汉是关汉卿之后七百年中国的剧作家,两者都经历了乱世,两者都是为人民而歌的文学斗士,可以说两个人无论是经历和作品都是具有非常大的相通之处的,如果说田汉是现代的“关汉卿”也不为过。也许正是鉴于此,田汉创作的的话剧《关汉卿》才能获得成功。
《关汉卿》剧照
关汉卿以一部《窦娥冤》感天动地,而田汉以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感动着激励着不甘屈辱的中国人民,两者从作品的影响力上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窦娥是无数受屈辱被官府草菅人命的弱女子,呐喊出了人民对于那个黑暗社会的愤慨,田汉也在《关汉卿》中详细的写出了关汉卿创作演出《窦娥冤》的前前后后,因为史料的缺乏,田汉根据关汉卿的作品认真的揣摩着关汉卿的心情与感受,将《关汉卿》写的那么振奋人心、田汉的《关汉卿》可以说是其创作道路上的一座丰碑,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
田汉写《关汉卿》是才子手笔,就像是关汉卿写《窦娥冤》一样,田汉的《关汉卿》与关汉卿的《窦娥冤》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田汉是剧作家,关汉卿也是剧作家,二人的生活具有相似之处,但是二人的命运却是非常不同的,关汉卿一生潦倒,甚至是衣食不继。而田汉作为人民的剧作家前途却是光明的,不仅仅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而且得到了新成立的新中国的大力支持,究其原因,是田汉经过那么多年的奋斗终于迎来了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好时代。
关汉卿与田汉,两者是相同的,但是二人又是不同的,因为关汉卿没有赶上田汉所处的好时代。
四块玉关汉卿
关汉卿不仅仅是一个杂剧作家,而且也是一个在诗词歌赋上造诣很高的人,其留存下来的作品中,有很多的词作,《四块玉》就是其中比较有名的词作,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下关汉卿的《四块玉》,相信你能够从中更加清楚的认识关汉卿。
元散曲封面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四块玉》,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对所描述的这种生活的向往,或者说是关汉卿的一种生活写照,表现了悠闲自得的情趣,对名利场内的争斗表现出不屑与摒弃。结合关汉卿当时的生活环境不难看出,这是关汉卿对底层人民生活的赞美,短短的几十字写得那么洒脱,那么轻松,那么惬意,让人仿佛感觉到了那种生活的美好,“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让人不禁对这种生活充满向往。
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声,钻入安乐窝,闲快活。――《四块玉》这首诗写出了作者的闲适,同时也写出了作者的无奈,结合关汉卿当时的处境,可以想见,关汉卿也是曾经“心猿意马”的,为何“心猿意马”?因为对于建功立业渴望入仕的向往,但是几多挣扎,几多沉浮,让作者体会到了“红尘”的“风波”恶,于是转归寻求闲适的生活,自称是“钻入安乐窝”,实际上心中有几多的惆怅,几多的无奈,只有关汉卿自己知道。
关汉卿的词作成就虽然不及其杂剧,但是无论从思想还是意境上来说都可以称得上是上乘之作,关汉卿,不愧是一代“曲圣”。
关汉卿朱帘秀
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之首,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非常著名的,自古以来才子佳人的故事比比皆是,关汉卿与朱帘秀的故事也可以看成是难免其俗的才子佳人系列之一,关汉卿是多愁善感的一代大家,朱帘秀是元代非常有名的戏剧演员,两者从事着同一项事业,心灵的契合属于理所当然。
越剧朱帘秀剧照
关汉卿曾经为朱帘秀写就《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在这首词作中大力的赞赏了朱帘秀作为一个戏剧演员的成功以及生活中的不幸,可以说作者对朱帘秀表现出了强烈的疼惜之情。
关汉卿与朱帘秀可以说是一对好搭档,据史书记载关汉卿的作品《救风尘》、《望江亭》都是由朱帘秀主演的,朱帘秀是当时红极一时的戏曲女演员,元代夏庭芝的《青楼集》称赞朱帘秀说“杂剧为当今独步”,花旦、小生等“悉造其妙”。关汉卿也从朱帘秀的生活经历中汲取养分,其写就的很多女性身上都有朱帘秀的影子,比如窦娥。朱帘秀与关汉卿可以说是心灵相通,可以说是事业上的知己。
据传在关汉卿写作《窦娥冤》的时候曾经与朱帘秀探讨,害怕剧本写出来会惹上麻烦,朱帘秀曾经勇敢的鼓励关汉卿“只要你敢写我就敢演”,并且两个人因为《窦娥冤》被关押入狱,朱帘秀对关汉卿说“我愿做像窦娥那样有抗争精神的女子”。
也许是关汉卿的作品成就了朱帘秀,也或许是关汉卿从朱帘秀那里汲取的养分成就了《窦娥冤》和其他的很多作品,总而言之,二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可以说是当时黑暗社会里彼此的一盏明灯也罢。
关汉卿诗词
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之首,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写出大量的戏剧作品,同时也留下了为数不少的诗词,可以说用“才华横溢”来形容关汉卿一点都不为过,其诗词聊聊几句就表现出非常优美的意境,语言精到,让人爱不释手。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关汉卿的几首诗词。
《大德歌秋》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大德歌・秋》这是关汉卿在元成宗大德年间写成的小令,大德歌总共有十首,可以说都是非常好的写景寓情的作品。这首小令从景开始讲到情,又从情转为景,情景交融,形象细腻的刻画了盼人未归,心中懊恼,思绪烦乱的情境,“风飘飘,雨潇潇”这种景让人容易引起思念之情,而思念之情,悲伤之情又因为“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这样的情境更加的深刻。可以说是一首非常精妙的词。其中的“淅零零细雨打芭蕉”更是被很多文人屡次延伸运用,形成了现在的“雨打芭蕉”。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大德歌・冬景》在这首描写冬天景色的小令里,简单的几句就在我们眼前呈现出一副冬雪纷飞的冬景,其中的“烟村四五家”更是流传甚广,“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就是从这首小令借用而来。可见关汉卿诗词对后人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关汉卿堪称一代文豪,其作品的文学、艺术和社会价值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越是深入的了解关汉卿,就越是感觉到他的才华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