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简介 唐朝著名将领左羽林大将军李光弼生平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镇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民军。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素与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为宦官所谗。病死徐州,年五十七岁。追赠司空、太保,谥曰武穆。李光弼墓,在富平县觅子乡别家村西北约1公里处。

李光弼的父亲李楷洛,原为契丹酋长,武则天时候归唐朝,拜左羽林大将军,任朔方节度副使,封蓟国公,以骁勇善战出名,死于反击突厥的战争中,皇帝赠营州都督,谥曰忠烈。李光弼自幼为人严肃、深沉而刚毅,喜读班固的《汉书》,治军极严。初入军旅时任左卫郎,以后任左清率兼安北都护。

公元746年(天宝五年),朔方节度使王忠嗣调河西、陇右节度使,补李光弼为王忠嗣府之兵马使,充赤水军使。王忠嗣非常器重他,曾说:“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

公元749年(天宝八年),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上表,唐玄宗任命李光弼为朔方节度副使,知留后事,也就是实际上的朔方节度使,封蓟郡公。

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爱其才干,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李光弼听到以后托病辞官回家。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觉得十分可惜,便奏请玄宗,将他召回京师长安。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tangchaogushi/35605.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