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唐太宗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官至夔州长史。他从小便受到严格的训练,少年时参加明经科考试及第,顺利进入仕途。
狄仁杰刚出道便表现不凡,担任汴州参军时,被人诬陷,这时的工部尚书阎立本(著名的画家宰相)作为中央考察大员巡视河南,受理此案。他不但发现狄仁杰清白无辜,还发现了狄仁杰德才兼备,大赞他实在是“沧海遗珠”,马上举荐他为并州法曹参军,狄仁杰从此进入了法律界。狄仁杰被人诬告后反而得到意外的提拔,说明狄仁杰实在才德过人,即便在走霉运时都掩盖不了他的闪闪金光。在任期内,狄仁杰逐渐通晓了兵法、刑罚、吏治等各方面典章制度,为他一生的政治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狄仁杰才能贤德的名声逐渐传到唐高宗那里,仪凤元年(公元676年),被擢升为大理丞(最高法院的推事),掌管国家刑法大权。他到任仅一年,就判决了以前积压的几千件案子,牵涉到一万七千人。他公正廉明,明察善断,英明果决,一下子名声大震,朝野上下无不推崇这位断案如神的大法官。大家熟悉的《狄公案》里那个包黑子一样的青天大老爷狄仁杰,就是从他的这段经历中演化出的。
狄仁杰绝不徇私枉法,为了维护法律,甚至敢于犯上直谏。一次,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两位将军误砍了昭陵(唐太宗墓地)的柏树,高宗大发脾气,下令立即把他俩处斩。
狄仁杰上奏说:“国家已经制定了明确的法律,根据法律,两位将军不该判死刑。”高宗怒道:“他们害我做了不孝子,非得要处死!”狄仁杰坚持说:“按法不该判死刑而一定要判死刑,就因为误砍了一棵柏树,处死了两位将军,后世会议论陛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君主?我不敢陷陛下于无道!”唐高宗顿时悔悟,免了二人死罪,从此狄仁杰名震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