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实,老二奸?为什么说赵光义当不起“太宗”这个庙号?

俗话说:“老大实,老二奸,家家有个坏老三。”有些许道理,老大照顾小的得吃亏,老三受宠爱一般刁蛮,老二在中间需要左右逢源,可能就得奸滑一点?

赵光义,就是后来接了哥哥的班成了宋太宗的那个老二,历史上的评价确实不怎么样,《宋史》都直接黑他,有人说他是真小人。看到一个比较认同的观点:“志大而才疏,好兵而无谋,外宽而内忌。”所以结论是,“太宗”这个庙号,他真的当不起。

先说他怎么得位的。

有传说他弑兄篡位,还绘声绘色地描写出了“烛影斧声”,但此说不见于任何正史,只能是一个猜测。笔者认同司马光的观点,据他所著《涑水纪闻》:宋太祖驾崩,已是四鼓时分,赵光义此时并不在寝殿。当时宋太祖嘎嘣就死了,太快,连遗诏都没来得及立,所以宋太宗即位属于自说自话,相当于自立。

为什么他就这么好意思自立呢?一是有“金匮之盟”。据《续资治通鉴》,老大和老二的亲娘杜太后曾经给他们兄弟交待过,你们能得到大周的天下,就是因为他柴家“使幼儿主天下”。所以就吩咐赵匡胤,你和光义都是我亲生的,你以后要传位给他,他再传给老三廷美,然后再传给你的儿子德昭。这个女人想当然地认为:“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也。”

老大赵匡胤是个大孝子,就磕头哭泣答应了,还让赵普写好了誓书,藏于金匮之中。

有人说这个这个盟书是后来赵光义赵普合谋捏了个套,但是赵匡胤要把位子传给老二,却也不是虚情假意。据《宋史》记载:赵匡胤到西都,发现张齐贤是大才。回朝后,对老二赵光义说:“我幸西都,唯得一张齐贤尔。我不欲爵之以官,异日可使帗(fú)汝为相也。”——留着他将来给你当宰相。从这里来看,这个比较实在的老大还真有把江山让给弟弟的意思。

再说,太宗自立的时候,太祖派出征伐北汉的大军在大将党进的领导下正在太原作战,如果这些重要高层不知道他们兄弟曾有这样的默契,那手握重兵的他们分分钟搞个兵变打回来,也是十分正常的事。

所以,我们就善良地认为,赵光义尽管很奸,但是得到皇位基本上是正当的,但是他坐到了那个位置上之后,却奸得有点不像样了。真不知道他死了之后,怎么去地下见自己的亲哥哥。

按老娘的说法,他死了之后,位子是要传给老三赵廷美的,这成了他极大的心病。

有记载说老三魏王赵廷美得知有“金匮之盟”一事,对老二赵匡义甚为不满,于是暗中谋划,阴谋篡夺皇位。

但是被“仁慈”的二哥发现之后,并没有杀他,而是把他降为涪陵县公,迁往房州。后来这位“坏老三”就忧愤成疾,吐血而终,年仅38岁。

老三好好坐在家里等着接班不挺好?干嘛要着急谋反?所以说“谋反”一定是设计出来的。如果是真的,赵光义的大儿子赵元佐就不会因为叔父赵廷美冤死而发疯了,后来他又索性放了一把怒火烧了宫院,可见其中真有不可告人的内情。

在顺利拿下老三之后,老大两个儿子可都已经成人了。结果赵德昭办错了一件事,就被逼自杀了。而老大的四儿子,就是评书里经常拿来说事的八贤王赵德芳,在他叔叔继位的第六年,他刚刚二十三岁的时候就离奇病逝了。

这个人好面熟

这下好,可以长出一口气,老大赵匡胤的四个儿子都死完了。前文没交待,长子滕王赵德秀和三子舒王赵德林都小小年经就知趣地病死了,至此,老二赵光义可以名正言顺地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了。

面对同样的情况,助兄建国的金太宗完颜晟也曾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孩子,但是最终他还是听了大臣们的意见,把位子传给了金太祖的长孙梁王完颜亶。从这点上来说,同样是太宗,金太宗都比宋太宗强。

赵光义后来如愿以偿地立自己的老三为太子,还大赦天下,但是听人汇报说京师之人见到太子都欢呼雀跃,这个当爹的竟然连儿子的气也生,很不痛快。那你费尽心机不就是想让你的儿子上位?所以说他是小人,也不为过吧?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songchaogushi/45139.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