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抗金名将吴怎么死的 吴和岳飞谁厉害?

导读

:吴(1093年-1139年),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父亲吴为军校,母亲刘氏,生二子吴、吴。后迁居水洛城(今甘肃庄浪),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少时沉毅有志节,知兵善骑射,读书能通大义,未冠,以良家子隶泾原军。北宋宋徽宗宣和年间,参与平定方腊之乱和河北群盗,累功权泾原第十将。宋钦宗靖康年初,与西夏军作战中以百余骑追击,斩首百四十级,擢第二副将。

约在政和元年从军,在抗西夏战争中(参见宋与西夏的战争),以功升进义副尉,是未入品的小军官,权(代理)队将。后参与镇压方腊起义军及河北起义军立功,累转忠训郎,已是入品的低级武官,任权泾原第十一正将。靖康元年,吴率军打败进攻怀德军(今宁夏固原北)的西夏军,升任泾原路第十二副将。

建炎二年四月,吴击败进犯的金军于青(清)溪岭(今甘肃泾川西南),升任权泾原路兵马都监兼知怀德军。十一月,吴又收复华州(今陕西华县),随后又镇压史斌于鸣犊镇(今西安东南),以功升右武大夫,已成为中级武官。

南宋名将吴

建炎三年,张浚“谓中兴当自关陕始,虑金人或先入陕取蜀,则东南不可保”,高宗任命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十一月,张浚到达秦州,升吴为泾原路统制。建炎四年初,吴又升任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成为一路的副统兵官。八月,吴升为权永兴军路经略司公事,后收复长安。九月,宋金“富平之战”,宋军战败。吴收散兵退保大散关(今宝鸡西南)东的和尚原,积粟列栅,训练士卒,死守以扼入蜀通道。

绍兴元年五月,金军东路从凤翔西上,西路自阶州(今甘肃武都)、成州(今成县)东出大散关,合攻和尚原(参见和尚原之战)。西路金军先到和尚原北山,吴士卒坚守阵地,以逸待劳,轮番作战、休息,路狭多石,金军被迫舍马步战,连战三天,金军战败后退往西南的黄牛堡,又遇大风雨雹,被迫退走。

东路金军正在攻打箭笞关(今陕西千阳南),吴又派兵击败东路金军,金军第一次攻打和尚原失败,吴以功升陕西诸路都统制。同年十月,金军主帅宗弼(兀术)率金兵数万,“造浮梁跨渭水,自宝鸡连三十里(结连珠营),垒石为城”,吴命诸将造劲弓强弩,轮番发射,号“驻队矢”,箭射如雨。

宗弼所部“抵险不可进,乃退军,伏兵起,且战且走,行三十里,将至平地,宋军阵于山口,宗弼大败,将士多战没”。宗弼“自入中原,其败衄未尝如此也”。和尚原之战,后被列为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吴以功建节,授镇西军节度使。

绍兴二年,吴兼任川陕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次年正月,金朝和伪齐联军攻陷金州(今陕西安康),利州路经略使刘子羽退守饶风关(今石泉西),并向吴求援,吴率部自河池(今甘肃徽县)一日夜驱驰300里,赶到饶风关抗击金兵,激战六昼夜,后因叛徒引金军从小路出关后,吴战败退保西县(今陕西勉县西),金军占领兴元(今汉中)。

吴放弃和尚原,退往河池南仙人关(今徽县虞关乡),在关右筑垒以守。绍兴四年二月,金军主帅宗弼、撒离喝及伪齐刘夔率军10万攻仙人关,激战数日,金军败退(参见仙人关之战),仙人关之战也被列入“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吴以功升任川陕宣抚副使,领二镇(奉宁、保静)节度使。

绍兴五年十二月,南宋进行军制改革,设行营护军以统主力部队,吴所部由地方军“四川宣抚司军”首次被编为朝廷直属的主力部队,编为行营右护军,右护军成为南宋的西北长城。此后,川陕边境宋金双方大体都以守为主,相对平静。

绍兴八年十二月,宋金第一次议和,九年正月,吴升开府仪同三司为使相,随后又升任四川宣抚使。六月,吴病死于仙人关,终年47岁,后谥武安,孝宗淳熙三年,追封为涪王。

关于吴的死因,有说因晚年服丹石,酒色过度,而亡。也有说吴并不是死于挟妓和吸毒,而是死于腑脏寄生虫病。在这一问题上,《宋史》论述有失偏颇。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songchaogushi/40511.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