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释兵权”能成功,赵匡胤的胸怀、心机缺一不可!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开国皇帝对于陪伴自己打天下的功臣都是喜爱和怀疑兼而有之,经常上演狡兔死、走狗烹的惨剧。

而但凡有一个能善待功臣的开国皇帝,必定是值得千年称颂的英明之主。

本期的主角宋太祖赵匡胤就是这样一位。

赵匡胤原本是北周的禁军大将,非常受到皇帝后周世宗柴荣的信任,但是柴荣虽然英明有为,却是因病早逝,留下了孤儿寡母当皇帝收拾后周一大摊子家业。

赵匡胤称帝后,对于让自己登上皇位的兵权非常看重,他也吸取了自己“被”黄袍加身的经验教训,准备收回兵权。

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古人虽然没有总结出这么精炼的语言,但是对于兵权而言,大家都知道很香,而且是非常非常香,没有人愿意放手的。

等到赵匡胤逐步平定天下以后,也开始担心自己的部下会走上和自己同样的道路。于是赵匡胤在赵普的建议之下,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牢牢控制住了军事力量,让部下将领都卸甲归田。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将领们听到杯酒释兵权,就乖乖的交出兵权,而不是起兵造反。

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所以说,“杯酒释兵权”这种活儿看似很简单,一杯酒之后大家都开开心心,留下了历史美名。但是这件事件的背后,其实像赵匡胤这样雄才大略的雄主,必须威信、诚信、心机、胸怀缺一不可,才能达到这一效果,可惜赵匡胤这样的人,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又有几人呢?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songchaogushi/22682.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