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道光帝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带你认识不一样的道光帝

据《清帝列传-道光帝》中记载:"人们对道光

的名字并不陌生,这是因为道光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行动禁烟运动,还因为道光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战争中英鸦片战争。道光的这两大'政绩' 均以失败告终, 并进而导致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沉沦 。"

作为是中国历史上,首个与西方殖民者签订了丧权辱国条约的皇帝。道光一生遇到最大的挑战,就是鸦片战争了,而这也是他一生无法释怀的痛。

因为鸦片战争的失利导致了,在后人们的心中道光就是一位非常没有作为的昏庸皇帝。

诚然,作为鸦片战争中的决策者以及指挥者,道光对于最终的失利是难辞其咎的。但是,并不能够将一切都归罪于他的身上,实际上当时的中国的实力,确实是远远落后于西方侵略者的。并且,道光在鸦片战争之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主张抵抗的,只是实力不济,最终失败了而已。

因此,不能一昧的人为这位皇帝是一位无可救药的昏庸皇帝,实际上,就个人品行来说,道光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之中,其节俭的品德也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

清朝道光帝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带你认识不一样的道光帝。

身为皇帝,却吝啬成性

相信很多人对于皇帝这一身份是非常的向往,作为一个国家中地位最高的人自己的愿望都能够最大程度的得到实现,因此每当人们成为皇帝之后,都会尽可能的享受,但是也有一些皇帝是例外,道光就是其中之一。

道光本人生活非常的简朴,除了没有大手大脚的花费过金钱去说一些个人享受的事情之外,道光皇帝的节俭甚至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身为皇帝,他身上的衣服不仅不是常常更换,甚至还有一些补丁,这是历代的皇帝中再节俭也不会出现的事情,因为衣着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是面子的问题,而道光皇帝对此却毫不在乎。

而当臣子们看到皇帝身上的衣服都有补丁的时候,他们不仅不敢大手大脚的花钱,甚至还特意的学习了皇帝的样子,在自己的衣服上做了一个补丁,而当道光皇帝看到满朝文武大臣身上的衣服都有补丁的时候,他感到非常的欣慰,以为是自己的节俭之风感染到了臣子们。

为此,道光皇帝甚至还规定,只要是6品以下的官员就不得穿着绸缎,一律布衣布靴,让许多的臣子们都不堪其扰。

道光皇帝的节俭不止在衣服方面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一样,他甚至还会将一些用过的文房用具,分发给臣子们继续使用,并且要求自己后宫的妃子们,一律不得穿锦绣的衣服,并且要跟他一样,破了就补补丁,甚至还规定非节庆不得食肉,这节俭程度,历朝皇帝难有能与之相比的。

孝字当头,竟因孝顺而死

当皇太后去世之后,已经68岁的道光皇帝在其遗体旁泣不成声,甚至一连数日都水米不进,对于一个年迈的皇帝来说,这样的举动是足以看出其孝道的,当时的臣子们都被吓坏了,毕竟道光帝已经年近古稀,怕他会因为伤心以及绝食而出事,因此一众王公大臣、皇子以及嫔妃们纷纷下跪,哀求他保重龙体。

当时,道光帝在白天的时候就以一国之君的身份操持着大丧,而在晚上的时候则以孝子身份,在皇太后的灵堂旁边席地而寝,而当时正处于严冬之际,一个老人又怎么承受得住呢,因此在长时间的绝食以及受累受寒之后,道光帝病倒了,后来还演变成肺病。而由于道光帝年事已高,病情迅速的恶化,终于因病而死。不管他在其他方面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在孝道上他是一位值得敬重的人。

而实际上,这位被诟病了很久的皇帝,除了在个人品德上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之外,在管理国家方面也并非一无是处。

在内政方面

道光帝对致力于整顿吏治,道光帝深知长久以来,官吏们的贪污方法之一就是依靠河防,而为让清除这样的不正之风,因此在道光二十四年的时候,道光帝便要求禁止河工费让过往的官员、贡生以及监生们染指,并且他还处分了一批贪污的河工官员,让企图利用河防贪污的官员们不敢顶风作案。

而除了依靠河防贪污之外,官员们还有一个贪污的方式,就是盐政营私!

清朝时的盐政时采用了明朝的纲盐法,这种办法时由固定的盐商凭盐引行销纲盐,而盐引则是完全的由盐商垄断。

这就导致了盐价提高,并引起了销售困难的问题。而不照章纳税的私盐泛滥,盐引滞销,导致盐税减少,盐商们遭受了打击,因此纲盐法难以继续存在下去。

当时,有臣子提出将纲盐法改为票盐法,允许私贩经销的主张。而道光帝在经过了思考之后,同意了推广这种只要纳税,任何人都可以领票运销食盐制度,从而打破了食盐运销的垄断,降低了盐价,并其促进了盐的销售,同时增加了盐税,从而剥夺了官员们利用盐政营私的途径。

在战略能力上

在道光年间曾发生过一起规模不小的叛乱,而事情的起因并不是在于道光帝,而是要追溯到乾隆时期。 乾隆时期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叛乱之后,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便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然而,后来由清政府派驻新疆地区的各级官吏的贪婪腐败的本性却向着恶性发展。

因此,到了道光时期,一个名叫张格尔的人利用了南疆人民对于贪腐的清朝参赞大臣静斌的残暴压迫的不满情绪,以及其宗教的影响,纠集了500多人在英国的支持下开始侵入新疆,并且煽动了叛乱,纠集起了数万人企图要复辟和卓家族的统治。

在张格尔叛乱的消息传到北京,意识到事情危急的道光帝,立即进行了一系列的平叛部署。

当时,道光帝迅速调兵遣将,以期厚集兵力,一鼓平定叛乱。

当时,道光帝任命了能征善战杨遇春以及长龄两位将领带兵前去镇压叛乱,总兵力达3.7万余人。选择了正确的领导人物是胜利的基础,而道光帝明显做对了。

此外,道光帝并没有就这样静候佳音,而是对两位将领进行了一些叮嘱,当时道光帝清楚的意识到了阿克苏为回疆适中要路,因此他叮嘱了两位将领要在此地驻守,并静候援军的到来,不要中了敌军的引诱。而在大军出发之后,道光帝又提醒了长龄、杨遇春等人,要注意严防后路,以免腹背受敌,并在后勤供应上,竭力的保证了粮饷以及其他军用物资的源源接济。

可以说,道光帝对于局面的了解还是非常透彻的,并且他对于平叛行动的部属也非常合理,为了保证平叛战争的顺利进行,一向吝啬的道光帝还制定了奖惩和严守军纪的条例,以充分的调动了清军将士们平叛的积极性。

而所谓有赏必有罚,道光帝也懂得要恩威并施,他在政治上惩办了那些贪横不法的官员,并向回城居民宣示了其恩威,实行了严格的区别对待政策。

最终,在道光帝的部属下,击败了张格尔的叛乱对于,并将张格尔押赴北京,在午门举行献俘仪式,道光下令将其处刑。

平定张格尔叛乱这一功绩,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以及领土完整,与西北边疆的和平安定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而这是道光帝一生中最大的功绩。值得一提的是,最抠门皇帝道光为平新疆叛乱竟不惜花费了巨额军费!

小结

作为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帝算不上是一个昏君,但同时也绝非明主。身为皇帝他节俭勤政,待臣下也还算宽容通达,对皇帝这份工作一直都兢兢业业。但可惜的是他作为一个帝王的资质并不高,在历史进程的潮流之下,清朝注定在其领导下一步步的走向颓势,与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qingchaogushi/47636.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