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历史上,皇家陵园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按照时间顺序,最早的是关外的永陵、福陵、昭陵,埋葬着努尔哈赤、皇太极以及他们的祖先们;接下来是河北遵化的清东陵,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位皇帝长眠于此,还有孝庄文皇后、孝钦显皇后两位非常知名的太后,由于种种原因,除顺治皇帝的孝陵外,其他诸陵基本上都已被盗,发生在乾隆裕陵、慈禧定东陵的盗墓案,当时可谓震惊全国,孙殿英也因此成为知名人物。最后是河北易县的清西陵,埋有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帝王,前三座陵寝的地宫都保存完好,唯独光绪皇帝的棺椁被盗墓贼劈开,随葬品大多抢走。
与另外三位祖宗比,光绪皇帝的人生最为凄惨,雍正、嘉庆、道光都是手握实权的皇帝,至少活了五六十多岁,而光绪帝一生都笼罩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下,是个名副其实的傀儡,生涯后期又遇到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被迫割地赔款、逃往西安避难,返回京城后,仍然看不到希望,继续囚禁在中南海。好不容易慈禧老了,没想到他死在了老佛爷前面,两人仅仅相隔一天。更有意思的是,这对名义上的母子下葬后仅二十余年,陵墓纷纷被盗,从生前的至高无上,到死后的任人凌辱,反差实在是太大了。尤其对于光绪皇帝来说,活着的时候命途多舛,百年之后还要遭难,给本就悲剧的人生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光绪皇帝的地宫在哪呢?熟悉清朝陵寝规制的人都知道,入口处就在崇陵明楼后面的哑巴院里,曾经的曾经,这里是皇家最敏感的地方,充满了神秘色彩,为什么叫哑巴院?传说在这里服役的工匠都是哑巴,他们失去了语言能力,不会把爱新觉罗家的秘密泄露出来。每次要动工了,由侍卫蒙着眼睛,押送到指定地点,竣工后,再将这些哑巴送到偏远的地区安置。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而已,比较正规的解释是:这种比较隐蔽的地方,在古建筑中会加上"哑巴"的前缀,比如哑巴殿、哑巴宫之类的。在哑巴院的中间位置有一块雕饰精美的琉璃影壁,表面上起的是装饰作用,实际上是为了遮掩地宫的入口。
进入墓道后,首先会遇到坚固的石墙,这叫金刚墙,由长条石砌成,是保护地宫的第一道屏障,也是古人眼中阴间与阳间的分界线。在明朝的帝陵,也有这样一座屏障,比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掘定陵时,就有遇到。如此坚固的石墙,盗墓贼如何穿越?还别说,他们也挺聪明,金刚墙质地坚硬,难以推倒,那就不碰金刚墙,从下面挖地道,绕过墙体,不就到达墙后了。几十年后,考古工作者清理崇陵时,发现金刚墙完好无损,墙体之下留有一个大洞,那是盗墓贼留下的痕迹。
穿过金刚墙,便正式进入了地宫,距离墓室还有四道石门,每道门都雕刻有菩萨立像,比如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等等,每个菩萨都是男性形象,个别还留有长长的胡子。在裕陵、昌陵地宫,墙壁上还会刻有佛像与经文,俨然是一座"地下佛堂",皇帝们生前杀死了那么多反对者,死后却安静地躺在佛堂里,真是有点讽刺。崇陵地宫没有那么多经文咒语,刻这些东西是要钱的,光绪驾崩没几年,清朝就灭亡了,他是在民国年间下葬的,经济实力当然比不上乾隆、嘉庆的时候了。为了防盗,每扇门后面还有顶门石,如果没有带工具,想要推开石门是很困难的。崇陵的顶门石都保存得比较好,不像其他被盗的帝陵,裂成了好几块,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不得不夸赞盗墓贼的手法了,他们用工具将顶门石向一侧移动,再推开另一侧的石门,人就可以进去了,顶门石也安然无恙。说明盗墓前做了不少功课,对地宫情况有一定了解。
终于走入了墓室,里面会有什么呢?当考古队员进入时,眼前景象一片狼藉。地砖上,满是碎木板,还有几个木箱子。碎木板原本是棺椁的一部分,盗墓贼盗墓时,为了省时省力,用斧头将棺椁劈开,抢劫里面的随葬品,因此产生了许多碎木板。木箱子已经很残破了,里面一无所有,据考证这是用来放置大行皇帝、皇后册宝的,也就是册书和宝玺,那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在册书上会刻上谥文,宝玺上会刻有谥号。皇帝死后,用玉制造的册宝会被供奉在太庙,用檀香木制作的册宝会被葬入地宫。盗墓贼对册书、宝玺比较感兴趣,把保护它们的木箱子扔在了地上。
棺床是用五块青白石铺成的,两个棺椁摆在床上,都用龙山石进行固定,防止墓主人棺椁发生移动。光绪皇帝的棺椁被凿出一个一米长、八分米宽的洞,大腿、小腿、脚趾都在棺材外面裸露着。隆裕皇后就更惨了,尸体连同陪葬的服饰都已腐烂成泥,一些骨骼露在外面,头发乱糟糟的。如果光绪皇帝泉下有知,发现与自己合葬的是隆裕皇后,恐怕会火冒三丈。他生前对这位正宫娘娘不喜欢,当初选秀女的时候,没有打算选隆裕,可她是慈禧太后弟弟的女儿,关系户,不娶也得娶。大婚后,夫妻关系不和睦,光绪生病了,皇后前来探望,皇帝没有任何感谢之意,只要求皇后尽快从眼前消失。光绪最心爱的女人珍妃,却无法与他同穴而眠,就像万历皇帝无法与郑贵妃合葬一样,帝王家也有很多无奈。清朝灭亡,隆裕太后是亲历者,她去世后,外界有人夸她是"女中尧舜",把天下给禅让出去。
皇帝棺椁下方是金井,这是整个陵寝最重要的一个位置,因为墓主人的遗体就摆放在上面,陵墓建造前,首先要选定金井的地点,敲定了,其他建筑才可以开始动工,因为最核心、最神秘,民间对金井有很多传说,认为这是沟通阴气与阳气的地方,有神灵护佑,把皇帝的棺材放在上面,可以保证尸体万年不朽,灵魂往来于阴阳二界之间。这明显是谎言,光绪皇帝的遗体都烂成什么样了。在崇陵的金井里,出土了一些文物,有玉佩、朝珠、翡翠瓜等,还有几块金壳、银壳的怀表,一块怀表上写着"亨得利"三个字。另外还有一个黄绸包,里面包裹着半斤黄土,这叫"原山吉土",陵寝开工时,要在将来建造金井的地方取土,放在衙门里保管,这些土不能见日光、月光、星光,等到下葬时才取出,放在金井里,用来镇墓。
残破的棺材,挑剩下的随葬品,记忆中的王朝,光绪留给世人的,还有什么呢?一把"钥匙",解开他死因之谜的"钥匙",也就是他的头发。一百多年来,光绪皇帝的死因始终困扰着后人,他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只比"亲爸爸"早了一天?21世纪初,"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对光绪皇帝的头发进行化验,发现砷含量严重超标,且集中于头发的中部。隆裕太后头发,砷含量最高值为9.2"/,北京南苑出土的一具同时代干尸,头发砷含量最高值为18,2"/,当代人一般不超过1"/,而光绪帝的高达2404"/,是其他样本的几十倍。之后课题组又化验了墓室、陵区等其他地点的砷含量,均远远小于光绪体内的数值,说明其体内的砷并非来源于周边环境,尸体正是唯一来源。再对其衣物进行化验,发现砷主要集中于胃腹部,最后得出结论:光绪皇帝服用砒霜死亡,因为三氧化二砷是砒霜的主要化学成分,正常人服用60-200毫克砒霜就会死亡,而光绪皇帝仅头发、衣服残渣中的砒霜就已经有201.5毫克了,加上其他部位的,大于200毫克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从清末留下的脉案看,光绪皇帝晚年身体不好,已经病入膏肓,他似乎是正常死亡。通过科学手段,却得出了与史料相左的结论。如果真的死于砒霜,凶手会是谁呢?毒药又是以怎样的方法进入光绪帝的胃里?猜来猜去,呼声最高的嫌疑人是慈禧太后、袁世凯、李莲英,其中慈禧嫌疑最大,她担心自己死后,光绪会翻案,所以在食物中下毒害死了光绪。据启功先生回忆,慈禧太后临死前,他曾祖父看见一个太监端着酸奶从乐寿堂走出来,说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送过去没多久,便传来了光绪皇帝的死讯。
回首德宗皇帝三十八年的人生,事业不顺,婚姻不顺,家庭不睦,孩提之年就离开了父母,人到中年很有可能死于非命,陵寝被盗墓贼盗掘严重,江山很快也灭亡了,除了悲哀,就是悲哀。1930年,德龄完成了纪实作品《瀛台泣血记》,"泣血"二字生动反映了光绪的帝王生涯与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