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历经三朝,辅佐了康熙、雍正、乾隆,一心一意,忠心耿耿。
这样的老臣,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不管从哪善始善终吧,可谁成想,老了老了本该功成身退了,却在80多岁被乾隆抄了家,落得个惨淡收场。
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回顾张庭玉的一生,他1672年生人,康熙39年进士,因为颇具能力直接选为庶吉士(科举中发现的潜力股,翰林院的短期职位,皇帝近臣),后进入权力中枢。官至刑部左侍郎。(二品大员)
康熙晚年,给了他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就是让他整治贪腐,康熙皇帝是怎么想的,不得而知,可张庭玉的工作确实做得却非常出色,不仅把那些贪官治得服服帖帖,而且官场风气有了很大的好转。
想做好一个官,光有本事还不行,还得能够摸透领导的心思。
在康熙的最后一年里,他稀里糊涂地被连降了三级,赶回了老家。同他一样的还有一个马奇,虽然他只被降了一级,仍然难过得不得了。而张庭玉就不同了,他回到家,表现得很是从容,一句只待新君施恩表明了他敏锐的洞察力。他心里明白得很这其中不为人说的原由,不但不急,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果然,雍正登基立刻召回了他和马奇,并且还得到了高升。
显然,这是康熙留给儿子施恩的机会,也是新君赐予他效忠的理由。
张庭玉真可谓是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
张庭玉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可谓尽忠职守,鞠躬尽瘁。雍正对他更是十分信赖。
雍正十一年,张庭玉回家祭祖,临走之前,雍正皇帝还送来了玉如意给他,意思是往来都如意,高高兴兴地去,平平安安地回来。同时赠送物品及内府书籍52种,由此可见雍正对张廷玉的十分尊宠。
雍正十三年病危,召张廷玉与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等同为顾命大臣。并遗诏他们死后配飨太庙。这对于汉臣的张廷玉来说是莫大的恩宠。
到了乾隆这一朝张庭玉已经60多岁了。但他不改初心,依然勤恳。
雍正对他刚开始很是倚重,多次出巡都是留他在紫禁城处理公务,一应大小,都由他全权全负责。有时虽有意见向左,也没有影响君臣的良好关系。
然而想要功成身退,并没有那么容易。
乾隆十年,鄂尔泰死了,老头儿又看到皇上整治朋党很是来劲,自己又干了这么多年,亲朋故旧,要是算起来,人可就多了,那岂不是很危险,这不就成了活靶子了吗?得赶紧找个机会请求退休才是正理。
就这样的机会在雍正十三年来了。有一天乾隆心情好,找他来聊天,还关心地问了一下他的身体情况,就着这个机会,张廷玉提出了退休,心想肯定能得到批准,可让他失望了,乾隆没有立马答应,而是随后给了他一道谕旨让他自己想想要不要退休。
必须退啊,他赶紧说要不明年春天我退吧。这次乾隆准了,还给了不少封赏。可就在这个时候,老头儿糊涂了,他想着马上自己走了,皇上会不会忘了配飨太庙这个事儿啊,得找他说说去。
听完之后,乾隆虽然不大高兴,但看着须发皆白的老头儿提得这么点念想,也还是给写了。转天高高兴兴地等着他来谢恩,顺便再说说话,没成想,老头儿没来,只是让他儿子来意思意思,这下乾隆生气了,立刻发谕旨骂他两句,嘿,你猜怎么着,谕旨还没到,老头儿谢罪来了。
乾隆这个气啊。这分明就是结党营私,这是万万不能忍受的。骂,骂够了把他的官爵一并削了。
转年眼看着皇长子永璜的去世皇上变得越发苛刻,张庭玉更想快点离开,然而面对他的要求,乾隆勃然大怒,当众骂他不过是个秘书,也没什么本事,凭什么配飨太庙?取消了,张庭玉灰头土脸地退休了。
刚到家没多久,他的亲家就被御史弹劾出事了。乾隆派来抄家的人后脚就到了,不光打包打走了所有御赐之物,连 一张小纸条都没给他剩下。
乾隆二十年,张庭玉去世了。乾隆得到消息心里滑过一丝难受,老头儿跟了三朝,辅佐自己十几年,兢兢业业。自己这么对他都没有只言片语的怨言。老头心里唯一惦记的就是""
随后乾隆宣布宽恕张廷玉的一切过失,仍然命他配享太庙。
乾隆四十四年,乾隆曾写了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话说张庭玉:虽有过,余仍不加重谴,仍准以大学士衔休致,及其既卒,仍令配享太庙。
这个结果是不是在张庭玉的预料之中呢?也许是,但他心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