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吕氏春秋》背景及思想内容,吕不韦是写给谁看的?

吕不韦,出生年月不详,名不韦,吕氏,姜姓,战国末期秦国的丞相,既是一位商人,又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在秦庄襄王封侯拜相,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中作出了很大贡献,后被罢相归国,于公元前235年饮鸩紫金。在有生之年主持编纂图书《吕氏春秋》,里面汇集了诸子百家学说,杂儒墨名法家,所以又称为一本“杂书”。书中以“黄老思想”为中心,主要是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作治国参考使用,提倡“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只可惜嬴政曲解其意,以为吕不韦欲与之争天下,使得《吕氏春秋》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吕氏春秋》出现的偶然和必然

吕不韦原是阳翟(即今河南禹县),以投资经商为业,在投机中成为巨富,由于偶然机缘,在赵邯郸结识了秦公子异人,遂弃商从政。在《战国策 秦策》中就记述了吕不韦虽然富甲一方,生活优越,但是吕不韦并不感到快乐,而是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恰秦国公子异人在赵作人质,吕不韦看准时机除了生活上给予资助外,还为他的名望和社会地位四处奔走,经过几番周折,买通了安国君宠妃华阳夫人,以后正式靠她的帮助,公子异立为太子。

以后公子异立三年二亡,秦始皇嬴政年仅13岁登位,于是作为“仲父”的吕不韦将自己的全部希望压在嬴政身上,作的《吕氏春秋》即是为秦始皇而准备的,为其统一天下打好思想政治基础。

《吕氏春秋》的主要思想内容

型号秦始皇嬴政吸取后保留下了《吕氏春秋》这部书,才使得后代有机会观赏和了解此书的思想内容。《吕氏春秋》兼采百家学说,可以说囊括了先秦诸子思想,在政治上吸收儒家和黄老学说;在宇宙观上则吸纳了道、阴阳两家学说;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吸纳了墨家的思想。《吕氏春秋》批判的继承和吸收了这些学说,它囊括和超越了各家的是非。由于《吕氏春秋》非出自同一个人之手,所以思想内容免不了驳杂,但是它含有自己的一套体系,《汉书 艺文志》里就言道,这不书由“国体”与“王治”组成,因为这部书本身是按照吕不韦提出的宗旨而作的,因此,成为《吕氏春秋》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吕氏春秋》“王治”思想从《大乐》里材料可以看出实际上是指儒、道家结合体,体现了天地阴阳生息变化,即太乙道。《吕氏春秋》还将道定位“精气”,指出天地万物友精气聚合而成。因此,从这个方面阐述,《吕氏春秋》的指导思想是从道家学说摄取过来。同时,吕氏还吸纳和发展了五行学说,将天下按五行划分方位,王者位于正中。依照吕氏的观点,一个国家君臣要像天地万物的功用一样,君主必须按天意统治万民,无为而治;而臣民按照自己的职责有为而治。当然这种“无为而治”必须顺从民意,按照人民的意愿替天行道。

结语

上述是《吕氏春秋》的基本思想内核,只是秦始皇嬴政统一天下后没有施行吕不韦的政治主张,仍然以法治天下,引起民愤致秦二世而亡。但所幸的是《吕氏春秋》这部奇书保存下来了,并在汉朝建立后应用黄道学说将天下稳定了下来,因此,吕不韦及《吕氏春秋》对后世影响颇大。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qinchaogushi/47316.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