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 弘扬灿烂中华文明(上)

明成祖时期,亦积极开展与周边其它国家的外交,并改变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海禁"政策。比如明成祖朱棣从1403年开始派使臣到安南、日本、暹罗(泰国)、高丽、爪哇、西域等国访问,建立友好关系,而郑和下西洋更是扩大了明朝在海外各国的影响,用《明史》的话来说就是"示中国富强",用明成祖的话来说就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传递"共享太平之福"的美好理想,而实现这一美好理想贯彻在其所有的对外交往中。

郑和下西洋

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回族人,祖居云南昆阳州(云南晋宁)。史载,他"身长七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如洪钟"。

明太祖统一云南后,郑和被阉入宫,靖难之役中从燕王起兵有功,朱棣赐他姓郑,提拔为内官监主管太监。当时侍奉皇族的有十二监,内官监主管宫室陵墓的建造、铜锡饰品的铸造以及各种器皿的购置等。因其旧名为"三保",所以又被称为"三保太监"。

当明成祖决定派遣出使西洋的船队时,"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的郑和成为合适的人选。明成祖任命郑和为下西洋的正使,由他率领庞大的船队。不同朝代对"西洋"有不同的定义,明朝时"西洋"的概念与元朝时相同,指的是苏门答腊岛以西的北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区,包括孟加拉湾及其沿岸,印度半岛、阿拉伯海及其沿岸,阿拉伯半岛及东非海岸一带。

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成为闻名世界的一件盛事。

郑和船队出访东南亚、南亚、西亚,远至阿拉伯地区和东非,历经亚、非占城(越南南部)、真腊(柬埔寨)、暹罗(泰国)、满剌加(马六甲)、彭亨(马来西亚)、苏门答腊、旧港、爪哇(在印度尼西亚)、榜葛剌(孟加拉)、古里(印度西南海岸卡利库特)、柯枝、琐里、加异勒(印度半岛)、锡兰山(斯里兰卡)、溜山(马尔地夫)、忽鲁谟斯(波斯湾口)、祖法儿、阿丹(阿拉伯半岛)、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索马利亚)、麻林(肯尼亚的马林迪)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史称"郑和下西洋"。

十五世纪规模最庞大的船队

郑和率领的船队堪称十五世纪规模最为宏大的船队。其数量大,种类也多,史无前例,充分说明当时中国的造船技艺之先进。

这只船队由二百多艘同用途、不同船型的远洋海船组成,其中包括宝船,意思是"运宝之船",它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据郑和随行人员巩珍的目击纪实,说这种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

另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根据《中国度量衡制史》记录明尺31.1厘米计算,船长139米,宽56米;若按出土的明代木尺实物28厘米计算,船长124米,宽50米。宝船有4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200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千人。

除了宝船外,郑和船队还包括另外其它类型的船舶,即"马船",是一种远洋运输船,用来装运战马,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粮船",是一种远洋运输船,用来装运粮食,粮船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坐船",是一种交通远输船,用来装载人员、货物,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水船",用来储备淡水、净化海水的船只;还有"战船",装载可以作战的士兵,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

整个船队每次出行人数至少有2.7万人,船队人员主要有五个部分:指挥部分、航海部分、外交贸易部分、后勤保障部分、军事护航部分,也就是说,成员中有使节、外交官员、水手、船师、军事指挥和士兵、工匠、医官、翻译、采办人员、观测天象人员等。而且据说平均150人就有一名医官,这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没有先例的。

此外,船上还有航海图、罗盘针,具有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航海设备和技术。也正是有着如此充分的准备和强大的技术保证,郑和船队才可能在茫茫大海上完成多次远航的任务,留下让后人惊叹的航海记录。

再看郑和乘坐的郑和宝船,这是专供郑和船队的指挥人员、使团人员及外国使节乘坐的船只,同时,用它来装运宝物,其中有明朝皇帝赏赐给西洋各国的礼品、物品,如中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纻丝、金银等,也有西洋各国进贡明朝皇帝的贡品、珍品,还有郑和船队在海外通过贸易交换得来的物品。

试想想,如此庞大的船队,航行在浩瀚的大海大洋中,确实是浩浩荡荡,雄伟壮观。不仅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之相比,就连近百年后欧洲航海家的船队,无论是规模还是装备、人员等,与之比照后也是黯然失色。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mingchaogushi/48113.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