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英(1332-1382年),安徽宿州人,史载马氏仁慈、聪明、有见识,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朱元璋称帝后,立马氏为皇后,马氏勤于内治,史书记载宋朝的皇后大都比较贤良,马氏就将宋代的家法汇编成册,让后妃们朝夕攻读。正是由于马皇后的这一措施,使得明朝的皇后贤惠的占了大多数,也很少出现外戚专权的局面,可以说马氏为明政权的稳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382年(洪武十五年八月)卒,年51岁。太祖甚悲恸,遂不复立后。是年九月葬孝陵,谥曰孝慈皇后。1403年(永乐元年六月)上尊谥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1538年(嘉靖十七年)加上尊谥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正史记载,马皇后前后生五子二女:长子懿文太子朱标,次子秦愍王朱荆三子晋恭王朱?,四子明成祖朱棣,五子周定王朱;以及二女宁国公主,四女安庆公主。
有的说,朱元璋那些嫡子一个也不是她生的,而是她的养子,她只生了两个女儿。
《明史》记载朱元璋前五个儿子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明成祖、周定王都是马皇后所生。根据《明实录》明成祖生于1360年4月17日,周定王生于1361年7月9日。这种情况历来都被怀疑,特别是在混乱的年代,姬妾如云的环境中,岂能任由马皇后独自负担生育的任务,而且明人早就指出或曰高皇后无子[5]。其他明人说得比较婉转,或者给朱氏留一点面子。如潘柽章《国史考异》:按今玉牒云:第四子今上,第五子周王,高后所生也。郎瑛《七修类稿》:高后生二子,出今鲁府玉牒。《南京太常志》:孝陵神位,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b妃,生成祖文皇帝, 孙贵妃生周王。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三沈元华条:奉先庙制(南京太庙奉先殿)高后南面,诸妃尽东列,西序惟b妃一人,具载南京太常寺志。善高后从未怀妊,岂惟长陵,即懿文太子亦非后生也。李清《三垣笔记》:南太常志载成祖为b妃所生,讶之。钱宗伯谦益有博学名,问之,亦不能决,以志言东侧列妃嫔二十余,西侧止一b妃。因启寝殿验之,入视果然,乃信。刘继庄《广阳杂记》明成祖母为瓮氏,蒙古人,以其为元顺帝妃,故隐其事。宫中别有庙藏神主,世世祀之,不关宗伯。有司礼监为彭躬庵言之,少时闻燕之故老为此说,今乃信也。以上都是明人的记载。
也有说明成祖夺了侄子明惠帝的皇位,想更一步名正言顺(朱元璋相当重视嫡庶之分),便托称为马皇后所出,这样以嫡子的身份继承为帝便不为过。
关于马秀英皇后的子女,众说纷纭。
《明史》记载,马皇后前后生五子二女:长子懿文太子朱标,次子秦愍王朱荆三子晋恭王朱,四子明成祖朱棣,五子周定王朱;以及两个女儿宁国公主、安庆公主。
但是明末清初史学家潘柽章在《国史考异》中说:按照明朝皇族族谱,太祖的第四个儿子明成祖朱棣,第五个儿子周定王,是孝慈高皇后所生的。
明代藏书家郎瑛在《七修类稿》中称:孝慈高皇后生有两个儿子,在鲁府玉牒里有记载。
明朝的汪宗元所撰写的《南京太常寺志》中说:孝陵神位,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b妃,生成祖文皇帝(朱棣), 孙贵妃生周定王(朱)。
清代诗人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三沈元华条:在南京太庙奉先殿孝慈高皇后牌位的南面,诸位嫔妃灵牌在东列,西面唯独只有b妃一人的灵牌。孝慈高皇后从没有怀孕,懿文太子并不是她生的。
明崇祯年间进士李清《三垣笔记》:《南京太常寺志》记载成祖为b妃所生,我很惊讶。钱宗伯谦益有博学名,我去问他,他也不能断定。所以开启孝陵寝殿检验,进去一看神位果然是那样的,我就相信了。
清初刘继庄著作的《广阳杂记》称:明成祖的母亲瓮氏,蒙古人,因为是元顺帝的妃子,所以隐瞒。
也有说明成祖朱棣夺了侄子明惠帝的皇位,想更一步名正言顺(嫡庶之分),便托称为马皇后所出,这样以嫡子的身份继承为帝便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