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很多人都好奇郑和下西洋最远到了哪里,这也是史学界争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有人说郑和可能到达过澳大利亚、甚至是美洲。这样发现新大陆的人就从欧洲人变成了亚洲人。但是这也大多都是猜测,并没有真实的依据。
郑和黑线画
但是根据史书上记载的应该就是非洲的东海岸了,根据《明实录》中的记载,郑和曾经到了一些非洲的国家。太仓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及长乐南山三峰塔石刻“天妃应灵之记”都有记载相应的内容。根据考古发现,在非洲的东海岸的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地都发现了中国瓷器,而且这些瓷器都是十四、十五世纪的瓷器。这些发现能够证明,中国的瓷器曾经流传到这里过,而最有可能将这些瓷器带到这么远的地方的人,就是郑和。
关于郑和到达澳大利亚或者美洲,也有学者给出了相应的证据。据考证在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曾出土过一尊中国寿星石像,根据《郑和航海图》分析,上面苏门答腊岛相连的地方绘有一大片的海岸线很长的无名岛屿,经过有关专家的考证分析,这些岛屿就是澳洲大陆。
而对于郑和早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观点,这个观点存在很大的争议,其中猜测的成分非常重,在美洲一带发现的沉船也不能断定是中国的沉船,这些方面的观点都需要进一步的证明。但无论郑和到过哪里,他都是中国航海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郑和宝船
郑和宝船是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最大的海船,也是郑和船队的主力,它在郑和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是现代海军中旗舰或者是主力舰。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郑和宝船就是郑和船队的总称,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都叫做郑和宝船。
郑和宝船
而且之所以称之为郑和宝船也是有来历的,这艘宝船是郑和船队的主体,乘坐的都是船队的指挥人员和出使团队的人员,以及外国使节什么的。许多珍奇的宝物也都是在艘船上,许多国外进攻的贡品、真品也都在这艘船上,所以叫它宝船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运宝之船”。
郑和宝船的桅帆总体设计上采用纵帆型布局、硬帆式结构,帆篷面上带着撑条相当于筋的加固作用。二千料船的远洋船型上采取“底尖上阔”的结构,船头昂船尾高。
船体结构上设了多道横舱壁,把一整个舱按功能分割成好几个不同的个小舱,多的有二十八舱之数,少的也有二十三舱,这不仅有加强结构和分舱水密抗沉的作用,使船舶有可能向大型化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分割舱段分类载货,满足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
每个中国人想到郑和下西洋,脑袋中就有一副宝船乘风破浪在大海中踽踽独行的画面,想必这艘船就是郑和宝船了吧。郑和宝船的意义除了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奇迹之外,还让无数的中国人对于冒险有了更多了解。
郑和下西洋时间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永乐三年,也就是公元1405年的时候,朱棣命郑和带领士兵两万八千多人。郑和的船队有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大船六十二艘,浩浩汤汤一队人行船出使海外。郑和从福建的五虎门出发,十一个月之后,郑和一行人在爪哇国的三宝垄登陆。
郑和画像
当时爪洼国正在内战,还误杀了郑和的士兵一百四十多人,西爪哇王还赔了六万两的黄金。之后郑和又到了苏门答腊、满剌加、锡兰等国家。公元1407年,郑和回国,但是十几天之后郑和又再一次下西洋了,这一次郑和除了之前到的这些国家之外,还到了暹罗等国家。公元1409年的时候,郑和再次回国并且又再次出发,这次郑和到访了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在这次的出海中还迎回了释迦牟尼的佛牙,相传释迦摩尼火化之后只有牙齿毫无破损,这个就是佛牙舍利了。
之后郑和又数次下西洋,分别在公元1413年、公元1417年和公元1421年,三次下西洋。到了第三次的时候,永乐皇帝已经死了,明仁宗朱高炽登基,他以国库空虚为由,暂停了航海的活动,这一停就停了十年。
到了公元1431年的时候,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从龙江关,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一带出发。但是在返航的时候,郑和因为过度劳累而病死在了印度西海岸,这一年是公元1433年。所以郑和下西洋的时间从1405年算起,到1433年郑和死的时候结束,一共是二十八年的时间。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
郑和,作为我国第一位开拓航海领域之人,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众所周知,郑和下西洋并不是一次终结的,而是在探索中寻找经验,总体来说,郑和在其一生中曾经七度展开航海领域的探索,那么在这么多次探险中,郑和下西洋的路线都是怎么样的呢?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中都有路经过哪些国家?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都有给明朝带来哪些历史性的转变?
郑和下西洋
按照郑和下西洋的次数来划分,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具体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郑和下西洋,路线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从江苏太仓的刘家港出发。第一次出发是沿着南方一路往下,在福建省逗留过一段时间后,穿越台湾和南海,最终到达了占城。在第一次的下西洋过程中,郑和率队还是处于一个探索阶段,而且第一次行程中出现发生了一些战争,经过郑和的处理后与八歇国缔结了良好的关系。第二郑和出发路线同第一次,路经了占城之后到达古里。
第三次郑和下西洋,同样从太仓刘家港出发,这次的航线比第一、二次都要长远一些,并且拜访的国家也相对较多。在这次拜访中郑和同样历经了战争,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有心刁难,在一场苦战之后,活捉了苦奈儿带回了明朝,在永乐帝的恩赦之下,遣送苦奈儿回国,展示了大明国的风采。
第四次到第七次郑和下西洋,每次的路程相对于前三次。航线要拉的更远一些,开始了东非、西亚地区的航海旅程,可以说又开辟了一个新的行程。
郑和下西洋规模
公元1405年,郑和在明成祖朱棣的示意下,开始西洋之旅。通过史料记载得知,自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共七下西洋。为了增强民族自豪感,郑和下西洋规模非常庞大。根据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规模共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船只总数,二是船员人数。关于郑和七下西洋的人数,史料上有过四次明确记载。
郑和下西洋
明朝初年,郑和每一次下西洋,都会带着27000多人,其中包括5个卫的明朝军队。那么5个卫的军队是什么概念呢?明朝军队规定,每个卫共由5000到5500人组成,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规模约2万7千人以上。除此之外,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还有200艘船只。郑和有过七下西洋的经历,船只最多时,竟然高达240多艘。在记载郑和下西洋的史书中都有提到:“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
值得一提的是,郑和下西洋要比欧洲早半个多世纪。根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时,共打造了63艘航海船,最大的一艘航海船,高61.6米,长151.18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海船。为了启动这艘大船,需要两百多人共同努力。《明史・兵志》中写到,每一艘航海船可容纳上千人。为了体现明朝国力,统治者明成祖朱棣十分重视郑和下西洋规模。据记载,明朝永乐期间,郑和下一次西洋就要花费600万两白银,这还不包括船只的维修费用。
郑和下西洋途经国家
提及中国明朝,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并不起眼的朝代,但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它重要的影响力,明朝的影响力便体现在航海事业上,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百年前,明朝就出现了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郑和的航海事迹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那么郑和下西洋途经国家都有哪些呢,郑和所到国家,是否都按照理想状态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友谊呢?
郑和下西洋
历史上,郑和曾经七次下西洋进行航海探索,虽然郑和的航海行程起点基本一致,但每一次旅程的路线并不相同,所途径的国家也并不相同。依照航海路线不同进行区分,郑和航海旅行都途径了哪些国家呢?
第一次旅行,从南京龙江港出发,到达了太仓等地。第二次旅行,到达了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国家。第三次旅行,从刘家港出发,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第四次旅行,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到达了东非麻林迪等地。第五次旅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第六次旅行,首次到达了孟加拉等地。第七次旅行,在到达印度西海岸之时,郑和因病去世。
郑和航海所途径的国家,并非每次都受到对方的友情款待,其中也遭到来自个别国家的恶意攻击,但总体来说,郑和航海旅行基本上达成了永乐帝所期望的外交目标,与大部分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友谊。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他在十五世纪就开始第一次航海的壮举,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的罕见。有很多相关的专家认为,是郑和航海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所以说郑和下西洋对时代的影响,是具有突出意义的。
郑和塑像
郑和下西洋促使了世界性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而且改变东西方之间交流的交通方式。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且打破了各个大洲和及国家之间相对封闭的状态,这个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郑和这样带着几万人一同出海,动辄几十上百艘的船只,这样的举动,对西方很多冒险家都有非常大的刺激作用,这也加速他们对于“东方”寸土寸金的地方的向往,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
而且郑和下西洋传达的是朱棣的指令,朱棣的意思就是要世界和平,不要以多欺少,这也对建立和谐的国际秩序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郑和还把中国政治哲学中的“仁”的思想带到了他所到达的地方,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另外郑和所带的中国特有的产品,陶瓷、丝绸、香料等都为各国人民所喜爱,这也彰显了贸易的重要性,对中国和外国的贸易活动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思想。当然,郑和下西洋除了带去了东西,也带来了许多东西。许多数学、物理、化学、天文方面的教材也都是这个时候传入的,对中国的科学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