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认识王安石,大多数都源于中学语文课本,对于此人大家第一印象都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的大文豪,诸如三苏、欧阳修等人,而王安石能在此处占有一席之地,确有其过人之处。
不过除了文学家这一标签,凡是学过历史,或者是说对于历史极为感兴趣的人,就一定不能忽略王安石身上的另一个标签,那就是改革家。王安石以及他发动的王安石变法,不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是在宋神宗继位之后的熙宁年间,由王安石发动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王安石变法自熙宁二年开始,到元丰八年宋神宗去世结束,历时十六年,涉及到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轰轰烈烈的开始,最后却以失败的结局而告终。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当时的北宋周围,强敌环饲,北宋就像是一块肥肉,被放在虎狼的面前,各个国家都想要来咬一口。但是因为北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使得宋朝的军事实力大大低于北方的强敌。而北宋内部各个问题的出现,使得国家实力不断下降,针对这些情况,王安石提出了变法。
变法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经济改革为主,兼顾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
一、政治改革
1。制置三司条例司,为推动变法而设置的机构,主要职责在于统筹财政,研究变法方案,规划改革措施,制定国家一年内的收支预算。
2。市易法,是一种为了平衡物价,抑制土地兼并,扶助农民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措施。政府出资设“市易司”,平价时收购商贩滞销的货物,市场缺货的时候再将存货卖出去,达到平衡物价的作用。
3。保甲法,乡村住户,每五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有两丁以上的农户,选一人来当保丁,保丁平时耕种,闲时要接受军事训练,战时便征召入伍。通过此种政策,来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
二、赋税改革
1。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新规划的土地贫瘠等级制定税数。此措施意在清查豪强隐瞒的土地,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2。均输法,在淮、浙、江、湖六路设置发运使,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从便变易蓄买,以待上令”的原则,负责督运各地“上供”物质。
3。青苗法,在秧苗播种之时,无钱买种苗的农民可以向政府借贷,丰收后再行归还。另注,政府的借贷价格远远低于当时的民间借贷。
4。募役法又称“免役法”,要求官僚富商不想服劳役的。可以向政府交纳免役钱,再有政府帮其雇人服从劳役。
三、兴修水利政府制定兴修水利的规划,促进农业的发展。
四、军队改革,针对军队的改革,也是此次改革的重点。
1。裁兵法,裁退老弱病残之兵,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2。将兵法,又叫“置将法”。将各部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一人,专门负责操练军队,以提高军队素质。
3。保马法,鼓励西北边疆人民代养官马。凡是愿意养马的,由政府供给马匹,或政府出钱让人民购买,每户一匹,富户两匹。但是因为马若是生病死亡,农民就得负责赔偿,最后在一次瘟疫流行,马匹大量死亡之后,此法被废止。
军器监法,广设军器监,监督制造武器,招募工匠,致力改良武器。
五、改革科举,推行三舍法和贡举法,为当时的北宋选拔了大批人才,对于国家政治的发展极为有利。
王安石变法最后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此次变法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北宋积弱的局面。后来宋神宗发动对西夏的战争,庞大的军需还是依赖于其变法所得。
也许是王安石此人太过出名,于是人们大多数都会忽视掉王安石的家庭。王安石在生活中还是一个颇为专情的人,据说他一生只娶了一个老婆,这在倡导三妻四妾的封建社会格外难得。
王安石的妻子姓吴,多称吴夫人。吴夫人出生于金溪的一个书香之家,能诗善文,曾作小词《约诸亲游西池》,其中有句云:“待到明年重把酒,携手。那知无雨又无风。” 写得 “脱洒可喜”,为人传诵。想必吴夫人定是一位善解人意,与王安石有共同语言的贤妻,才能得王安石厚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