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的人生悲剧在何?如何评价李承乾?

李承乾,生于公元619年,去世于公元645年,字高明,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子。承乾之名来源于出生之地为太极宫承乾殿,因此李渊赐名“承乾”。

唐太宗继位之后,李承乾被立为太子,受到唐太宗全力培养。李世民对于这个孩子,既疼也爱,不仅仅当作继承人培养,同时也给了他厚重的父爱。

贞观十六年,因为忌惮同样受到李世民宠爱的弟弟李泰,计划暗杀李泰。事情败露之后,决定抢先出手,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及驸马都尉杜荷等人发动叛变,率兵逼宫。

事情败露之后,唐太宗仍然对嫡子狠不下心下杀手,因此将他贬为庶民。后来另选继承人之时,也怕李泰对付李承乾,所以最终选定李治为新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

贞观十九年去世后,唐太宗悲痛至极,为此罢朝并以国公之礼葬之。

拥有父亲的极致宠爱,李承乾为何还要担心弟弟谋夺了自己的皇位,最终谋反,得到一个悲剧结局呢?这事儿还得拿李承乾的身体来说。

李承乾自幼聪慧,不仅是李世民选定的继承人,同时也是朝臣们都认可的继承人。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李承乾却意外换上脚疾。

因为这个疾病,当时的朝臣们对于储君身体残疾颇有些言语。而李承乾自己也因为脚疾,而渐渐的自卑脆弱以及敏感,渐渐的开始行事荒唐起来。

臣子们最终无法忍受,于是多次上奏请求唐太宗另立储君。唐太宗虽然一直坚持让李承乾继承皇位,但是朝臣们的上奏对李承乾影响还是很大,此后越发不像样子。不仅生活奢侈,豢养男宠,还与同胞弟弟相斗。

假设李承乾没有生病,还是那个大家期望的储君,自然也就没有后来的事情了。

除了脚疾导致性格大变,最终造成悲剧结局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还是他的父亲唐太宗。可以说在李承乾被朝臣们都抛弃之后,唐太宗的信任和宠爱就成了李承乾的支柱。但是偏偏唐太宗不止宠爱他一人,这就让李承乾心底不安,没有倚仗了。

当时李承乾的弟弟李泰对于储君之位虎视眈眈,偏偏唐太宗却根本没有察觉,对李泰十分宠爱。甚至一段时间,与李承乾也不相上下。

李承乾因此感觉不安,最终选择与弟弟对上,然后兴起将弟弟暗杀的心,也是说的通的。而暗杀的失败,最终导致了他走上逼宫的错误道路,转头一场空,成为庶民。

李承乾幼时聪慧,曾多次得到唐太宗的称赞。而在他很小的时候,李世民就为他请来大儒启蒙,讲解经典,所以李承乾文学方面也不错。唐太宗诏书所言“早闻睿哲,幼观《诗》《礼》”,是确有其事的。

李承乾是个有野心的人,将名利看的比较重。否则后来也不会因为储君之位,最终走向末路。

李承乾是个自卑敏感的人,不过这一切都是他身体的疾病造成的。在生病之前,因为父亲的喜爱和宠信,他应该还是一个自信而有朝气的青年。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lishirenwugushi/53522.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