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晚年为何不得重用?他在哪些国家当过官?

廉颇,嬴姓,廉氏,名颇,生卒年不详,曾担任赵国魏国以及楚国的职务。在历史上,廉颇是一个“名人”,我们语文课本上至今还有那一篇廉颇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在战国时期赵国,廉颇从赵惠文王时期就开始“以勇气闻名于诸侯”,成为了一名年轻气盛的大将军。之后的几十年的时间,廉颇一直待在赵国任职,并且受到赵惠文王以及赵惠文王之子赵孝成王的重用。可是到了赵孝成王的儿子赵悼襄王时期,廉颇却被迫逃离了赵国,而且再也没有回过赵国,这又是为何呢?廉颇晚年的时候,赵幽缪王也曾想过要重新任命廉颇,最后为什么就没有了下文呢?

廉颇的一生颇有些高高捧起又重重摔下的意味。公元前284年,燕国乐毅率领燕、韩、魏、秦、赵五国联军合纵伐齐,后来各国各自带领自己国家的队伍分别攻打齐国,廉颇就是赵国攻打齐国的军队中的一支。据估计,那时候的廉颇最多应该不超过三十岁,他带领赵军攻破了齐国的阳晋,从此闻名天下。廉颇靠着阳晋战役一战成名,那时候正是赵惠文王统治时期,也就是说,廉颇在赵惠文王时期就已经开始在赵国的政坛上崭露头角。

赵惠文王时期是廉颇一生中最为风光和得意的时期,因为赵孝成王和赵悼襄王都不能完全信任和重用廉颇,到了赵幽缪王时期,他倒是想要重用廉颇,可是却听说廉颇已经老得不行了,就灭了这个心思。

那么,赵国的名将廉颇究竟是如何从风头浪尖上被拍下来的呢?这件事要归结到一个叫做郭开的人身上。郭开是赵国赵悼襄王的宠臣,在赵悼襄王还是太子的时候,这个郭开就是太子的伴读。什么是伴读?伴读就是陪着你读书上学的小伙伴,就是一整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和你待在一起的人。人和人之间相处得久了,感情就深厚,没有感情也培养出感情了。赵悼襄王身为太子,责任和学习负担很重,郭开是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陪读,两个人一起长大,感情能不好吗?再加上这个郭开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会说话的人,为人处世极为圆滑,平常又喜欢溜须拍马,常常对着赵悼襄王拍马屁,赵悼襄王很喜欢郭开,两个人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赵悼襄王继位赵王以后,很多国家大事都会和郭开商量。

可是,郭开如果只是会说话,做事圆滑也就罢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怪就怪在,这个郭开是一个小人,还是一个心眼小到极点的小人。赵孝成王时期,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廉颇在一个宴会上,当着许多人的面责备过郭开。郭开觉得自己失了面子,于是在心里记恨着廉颇。廉颇是赵国的名将,平常和赵孝成王的宠臣蔺相如的关系又极好,郭开找不到机会报复廉颇。赵孝成王死后,太子赵偃继位,是为赵悼襄王。郭开看准了时机,他认为赵悼襄王是自己的好朋友,对自己言听计从,比起位高权重的廉颇显然更加信任自己,他要好好利用这份信任,对付廉颇。

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大大咧咧的廉颇当时就图个痛快,斥责了郭开就斥责了,也没想过自己到底招惹了一个怎样的小人,以至于自己最后怎么失去宠信的都不知道。

这时的廉颇正在奉命攻打魏国,而且已经攻占了魏国黄河以北的繁阳,正打算在赵军士气大好的时候继续进军,积累更多的胜利果实。郭开害怕廉颇立下更多的功劳,自己不好对付,就在赵悼襄王的耳边进谗言,说廉颇有不臣之心。赵悼襄王相信了郭开的话,解除了廉颇的军权。廉颇觉得很委屈,自己又没有犯错误,为何要卸掉自己的兵权?就攻打那个替代自己的乐乘。打乐乘的时候,廉颇只是图个心里痛快,打完以后心里就发虚,知道自己回到赵国也是一死,就投奔了魏国。魏王不敢重用廉颇,只是以客卿之礼对待廉颇。楚王听说廉颇在魏国,悄悄将廉颇接到了楚国,担任了楚国的将军,但是一直都没有交给廉颇领军打仗的任务。毕竟廉颇的心是向着赵国的,谁敢重用他呢?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jiangxianggushi/50452.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