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局面的形成

189年, 灵帝驾崩, 刘辩继位被立为少帝。 执政的何太后之兄何进联络袁绍, 杀宦官蹇硕。 绍、 进等密谋尽杀宦官, 并召董卓入洛阳为援。 当宦官杀何进, 而绍又尽杀宦官之时, 卓率兵入洛阳, 尽揽朝政。 他废黜少帝, 另立刘协为帝, 即汉献帝。 卓之专横激起了东汉朝臣和地方牧守的反对, 酿成大规规模的内战。 卓入洛阳后, 绍出奔冀州, 桥瑁假东汉三公名义, 要求州郡兴兵讨伐卓, 关东州郡纷纷响应。 他们分屯要害, 推绍为盟主, 相机进攻卓。 190年, 卓避关东兵锋, 挟持献帝西迁长安。 关东联军彼此欺诈并吞, 不久就分崩离析了。 193年长安兵变, 卓被杀, 关中混乱不已。 经过激烈的混战以后, 到196年时, 全国形成许多割据区域: 袁绍占据冀、 青、 并三州, 操占据兖、 豫二州, 韩遂马腾占据凉州, 公孙瓒氏辽东, 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 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 刘表占据荆州, 刘璋占据益州, 孙策占据扬州的江东部分, 士燮占据交州。 此外, 张鲁以道教的组织形式保据汉中地区, 置祭酒以治民。 在这些割据者中, 势力最强也最活跃的是袁绍曹操。 卓入洛阳后, 曹操逃至陈留, 聚兵反抗, 成为关东联军的一支。 他在济北诱降黄巾军三十万众, 选其精锐, 编为青州兵;又陆续收纳一些豪强地主武装。 建安元年, 他把献帝迁到许县, 取得了挟天子以令不臣之势;屯田续资。 200年, 曹、 袁两军进行官渡之战, 操以弱胜强, 全歼袁军主力;又利用绍二子的矛盾攻占袁氏的邺城, 相继占领青、 冀、 幽、 并四州之地, 统一了北方大部。 207年, 曹军出卢龙塞, 打败侵扰北方的乌桓。 208年, 曹军南下, 攻占刘表之子刘琮所据的荆州。 依托于荆州的刘备向南奔逃。 鲁肃孙权之命与备会晤, 商讨对策, 诸葛亮又受备之命, 于柴桑与孙权结盟, 共抗曹军。 孙、 刘联军以少胜多, 大败曹军水师于赤壁, 迫使曹军退回中原。 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操北归以后, 用兵于关中、 陇西, 把统一范围扩及整个北方。 211年, 备率部进入益州, 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 219年, 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 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 但是孙权遣军袭杀关羽, 占领荆州大部, 隔三峡与刘备军相持。 222年, 汉军出峡与吴军相持于夷陵, 猇亭一战, 被吴将陆逊击败, 退回蜀中。 猇亭之战以后不久,汉、 吴恢复结盟关系, 共抗曹魏。 南北之间虽然还常有战事发生, 有时规模还比较大, 但是总的说来, 力量大体平衡, 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久。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guoxuewenhua/59207.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