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要修学分:隋唐时“岁考”不及格者留级

学分, 可不要以为只是现代莘莘学子的追求, 古人也曾为之拼命。

礼记·学记》记载: “比年入学, 中年考核。 一年视离经辨志, 三年视敬业乐群, 五年视博习亲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 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 强立而不反, 谓之大成。 ”也就是说, 每年入学一次, 隔年考核一次。 一年考察辨明志向, 三年考察是否专心和亲近同学, 五年考察是否博学和亲近师长, 七年考察是否有独立见解和择友能力, 这些都达到了, 就是小成, 意味着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到九年的时候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坚强独立而不违背师训, 就是大成, 意味着学业已经达到了成熟的水平。

西汉时期, 汉武帝刘彻设立太学, 可谓中国古代学制的一项重要进步。 太学并无明确的学习年限规定, 但考试十分严格, 西汉时每年考核一次, 方式是“设科射策”, 相当于今天的抽签问答。 东汉中期改为每两年考核一次, 通过者授予官职, 否则留下继续学习。 隋唐时期的官学开始对学生年龄和学习年限作出明确规定, 例如律学招收学生的年龄在18到25岁之间, 学习年限为六年, 考试分“旬考”、 “岁考”、 “毕业考”三种, 旬考内容为十日之内所学课程, 不及格者将受到处罚;岁考内容为一年之内所学课程, 不及格者留级;毕业考及格则取得举荐资格, 否则勒令退学。

宋代实行过学分制。 以后各朝代大多也都实行过。 当时叫做积分制, 实际上就是学分制。 宋神宗熙宁、 元丰年间, 曾把太学分为外、 内、 上三舍, 外舍升内舍和内舍升上舍的升舍考试成绩的评定, 分为上、 中、 下三等, 然后再合成分: 其中操行和学业都是优者为上等, 一优一平者为中等, 两种都是平者或一优一否者为下等。 三舍考试都实行积分法。

明朝也采用宋神宗时期的办法, 凡国子监的学生都实行积分法, 学生积分达到及格者, 即可授予相当的官职。 国子监按学业程度设为六堂: 正义、 崇志、 广义、 修道、 诚心、 率性, 编其为初、 中、 高三个级别。 在高年级中实行学分制, 若在一年内积分达到8分即为及格, 而成绩优异的学生, 可不受年限的限制提前毕业, 破格录用。

清代的国子监编制与明代相同。 每月进行一次考试, 凡月考列为一等者给1分, 列为二等者给半分, 年终积够8分者为及格。

民国时期, 积分制正式更名为学分制, 并更趋于完善。 1931年, 当时的政府颁布了《学分制统一办法》, 通令全国学校一律采用学年兼学分制, 并规定大学生4年需修满132个学分才准予毕业。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guoxuewenhua/58942.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