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东征日本始末:诸将失和致军心瓦解

这两次东征日本, 元军撤军原因至今众说纷纭, 无法确定。 而白朴词中的“薏苡又何冤”, 就正是认为元军东征日本之所以失败, 源于诸将失和、 群臣猜忌而致军心瓦解。

自唐代遣唐使以来, 中日两国关系逐渐发生了微妙变化。 日本逐渐从向中国学习、 遣使示好, 转而自立门户、 反客为主。 到明代倭寇屡屡骚扰东南沿海时, 中日两国关系已经开始恶化。 那么, 在明代之前的元代, 两国之间又是何种关系呢?

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 曾作有《木兰花慢》词一首, 词中提到“伏波勋业照青编。 薏苡又何冤?笑葺尔倭奴, 抗衡上国, 挑祸中原。 分明一盘棋势, 漫教人、 著眼看师言。 为问鹍鹏瀚海, 何如鸡犬桃源。 ”词中有“倭奴”二字, 又称其“抗衡上国”云云, 显然说明在元代, 中日两国即有不睦乃至战事了。 所谓“伏波勋业”, 是以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征伐越南事, 概指元军诸将东征日本。 整首词隐约表达了元代征伐日本的战事, 但“薏苡又何冤”之句又是何意呢?这就需要进一步联系《元史》, 来作一番史料探寻与揣摩了。

据《元史》卷二○八《外夷一》载: “日本在东海之东, 古称倭奴国。 或云恶其旧名, 故改名日本”。 事实上, 白朴词中所言的“倭奴”古名, 源自汉代。 公元57年, 日本列岛南部的“倭王”遣使朝贡, 欲借臣属于汉王朝树立自己权位和王位, 故求汉皇赐封, 而光武帝赐其为“倭奴王”。 直到唐代咸亨年间, 这受封于汉朝的“倭奴国”才改称“日本”, 渐有自立门户之意。

继续查阅《元史》, 不难发现, 白朴词中的中日之战, 有过两次, 且发生在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 原本, 忽必烈没有打算东征日本, 至元三年到九年间(1266—1269), 还屡屡派使臣出使日本, 有通好睦邻之意。 当时, 对于铁蹄踏遍欧亚、 一条马鞭征服世界的大元帝国而言, 根本没有把弹丸之地的日本国放在眼里, 以为日本必将臣服。 于是乎, 他没有挥动马鞭进军, 而是派遣使臣去通好了事。

岂料好几次使臣东渡, 要么因风浪巨大无法抵达, 要么则因日本方面不作回应而不了了之, 到后来, 日本更直接拒绝忽必烈的使臣登陆, 并明确声称不会向元朝纳贡称臣。 忽必烈原本只是图一“虚名”, 让所谓“海内之国无不臣服”的声名成为事实, 并非真心想要日本的朝贡之礼;所以还一直耐着性子, 按兵不动。 多次遣使东渡, 却屡遭拒绝之后, 忽必烈忍无可忍, 终于发兵日本了。

至元十一年(1274)十月三日, 元军大小战舰900艘、 28000名士兵、 15000名水手等, 在都元帅蒙古人忻都、 左副元帅高丽人洪茶丘、 右副元帅山东人刘复亨等的率领下进攻日本。 高丽国王也派金方庆率领大军随同出征。 这次战役以元军占领日本两岛后, 又莫名奇妙地撤军而草草结束。 至元十八年(1281), 元军再次东征日本, 用兵达十万之众。 而这一次则更为诡异, 因为海上突起风暴, 元军尚未登陆, 已全军覆没。 还有一种说法, 则是称元军诸将不和, 无法统令行军, 最终不得不以全线撤军收场。 这两次东征日本, 元军撤军原因至今众说纷纭, 无法确定。 而白朴词中的“薏苡又何冤”, 就正是认为元军东征日本之所以失败, 源于诸将失和、 群臣猜忌而致军心瓦解。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guoxuewenhua/58901.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