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死后葬于定东陵。
慈禧平时患有胃肠之病,但身体素质很好,不影响她的政务活动。《慈禧外纪》记道:“虽以七十之高年,而毫不呈衰壮者也。然此外亦无大病,精神仍好,言语如昔,仍每日勤劳国政。太后常自言能享高寿。”这个记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但是自光绪三十四年六月以后,慈禧的身体突然不适。到了九月,即增加了腹泻病。以后腹泻久治不愈,且愈发严重。自十月初六日(10月30日)起,太医院院使张仲元为慈禧主治。当日的脉案是:“十月初六日,张仲元、李德源、戴家瑜请得皇太后脉息左关弦缓,右寸关较前稍平。肠胃未和,寅卯辰连水泻三次,身肢力软。总有肺不制节,水走两间,脾运迟住,是以食储杂等症未减。”说明慈禧身体消耗很大,已十分衰弱。
十月初十日(11月3日)是慈禧的74岁寿辰。连续庆贺六天,慈禧必亲自到场。这对慈禧的病情影响很大。
十月十四日(11月7日),慈禧的病情明显加剧。由名医吕用宾入诊,其脉案云:“皇太后六脉均见数象,寸口微浮。头痛目倦,心中鹪(jiāo)辣难受,烦躁不安,口渴舌干,咳嗽,时而恶寒发热。种种病情,皆由胃气不降,表感不清,湿热蕴结所致。”
十月二十一日(11月14日),慈禧的病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显然更加严重了。张仲元、戴家瑜的脉案云:“皇太后脉息左寸关至数不均,右部仍燥。肝气冲遂,胃燥不清,以致时作咳嗽,顿引胸肋窜痛。口渴舌干,精神异常委顿,小关防多,胃纳太少。”
十月二十二日(11月15日),张仲元、戴家瑜做出最后诊断:“皇太后六脉已绝。”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11月15日)未刻(午后1时至3时),慈禧太后宾天了。
慈禧是晚清统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决策者,她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中国四十七年,最后因病而逝,也不得不放下政权、撒手人寰了。死后葬于定东陵。
后金天命六年(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大军以锐不可挡之势攻占了沈阳,进而一鼓作气攻下明朝辽东军政中心——辽阳,并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至辽阳,设为东京,大兴土木,修筑宫室。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初三早朝时,努尔哈赤突然召集众臣和贝勒议事,提出要迁都沈阳。虽然王公、贝勒竭力反对,但努尔哈赤君意已决。祭过父祖之后,即刻率领大军经过一天一夜的行军,迁进沈阳城。
努尔哈赤从以其父的13副遗甲起兵,至建立后金政权并不断强大,曾先后4次迁都: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在费阿拉称王;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迁都至赫图阿拉,并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后金;萨尔浒之战胜利后,又将行宫移至界凡;攻陷辽阳后,又在辽阳建东京城;建东京城仅4年,又迁都沈阳。每一次迁都都是迁往经济相对发达、人口相对众多、土地更加肥美、地理位置更加优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