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背后的故事,牛顿的故事
姓名 (英)艾萨克·牛顿 (Isaac Newton) 生卒 1643~1727 身份 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成就 创建微积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背后的故事 打架打出好学生 牛顿的父亲是一个农民,他想凭自己的辛勤劳动过上幸福的日子。然而,就在妻子汉娜·艾斯库有孕在身时,被肺炎夺去了生命。 悲伤的汉娜终于生下只有3磅重(相当于1.4公斤)的牛顿,汉娜说他小得甚至可以装进1夸脱(1夸脱约1.1升)的容器里。为了纪念丈夫,她给孩子取了与丈夫相同的名字—艾萨克·牛顿。 汉娜是一位勤劳、简朴、能干的女性。为了维持生活,她日复一日地下地翻耕、播种,饲养牲口,还要剪羊毛。 不幸的童年在牛顿身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他沉默寡言,性格倔强。但他的动手能力相当强,在设计和制造各种器具及机械方面显示出出众的才能。 牛顿做了一个测量时间的仪器,他找来一块石盘,在边缘标上刻度,然后用一根小本棒插在圆盘中心。当太阳照射到木棒时,木棒影子就停留在某一刻度上,显示出相应的时间,这就是日晷。牛顿的这一发明很快使他在伍尔兹索普家喻户晓。 就在制造小机具的敲打声中,牛顿度过了他寂寞但却有声有色的童年。这期间,牛顿在一所私塾小学读书,学习一些枯燥无味的课程。他对学习丝毫不感兴趣,成绩很一般。 后来,牛顿进入了格兰山姆的公立学校。由于他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因此没有一个朋友,经常受到大家的嘲笑。而且,牛顿对学习并不重视,所以成绩很差,这使牛顿在学校里的处境很尴尬。www.gs5000.cn 有一天,一个平日恃强凌弱的高年级男孩无缘无故朝牛顿的腹部狠狠地踢了一脚,他感觉十分疼痛。突然,牛顿像冲锋杀敌的勇士一样,不顾一切地扑过去反击,并最终将这个高大的男孩制服了。 这次打架事件唤醒了牛顿强烈的自我意识。事实上,在他温和、孤独的外表下一直隐藏着一颗倔强、好胜的心灵。 从此,他发奋学习,进步之快令老师和同学们惊讶不已,并成了最好的学生。 倒向神学的怀抱 18岁的牛顿考入剑桥大学并在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始致力于光学研究,1672年发表《光和颜色的理论》,这篇论文引起许多非议,导致了长期的激烈争论。 牛顿的科学生涯至此出现了一段长达12年的徘徊时期。在这段时间内,他把精力放到了炼金术的实验研究和宗教神学书籍的研读上。他做如此选择,是想以此来抚慰因争吵而受到伤害的心灵。 当时所谓的炼金术,就是从铅或者水银中提炼黄金的技术。这种想法的根据是:各种物质都是由少数几个基本元素复杂地组合而成的。这个思想最早由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空气、水、土、再加上火四种元素构成的。后来,一些炼金师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硫磺和水银以及盐三种元素构成的。因此,把这些物质适当地掺在一起,使它们结合起来,就能变成黄金、长生不老药等人们所喜欢的东西。 最初,牛顿对此也深信不疑。他整天闷在实验室里,把装着水银的坩埚放在火里,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发乱蓬蓬的,眼睛里充满着血丝。可是闷了一个多月,却始终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由于长时间的实验,牛顿感到极度疲倦,当他从实验室出来时,已经摇摇晃晃的了。 牛顿废寝忘食地埋头于炼金术的研究,结果却毫无成绩。特别是1677年,他敬爱的老师巴罗和皇家学会干事奥尔登·巴格相继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使他对炼金术也渐渐失去了兴趣,从此开始研究起宗教神学。 从1684年开始,牛顿在朋友哈雷的鼓励下,完成了划时代的巨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书系统而完整地介绍了三条运动基本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但好景不长,两件十分不幸的事,给牛顿的精神造成了很大的刺激,对其放弃科学研究而去从事神学论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一件就是母亲的病故。1689年,牛顿当选为剑桥大学的议员代表,第二年,国会解散,不久,他接到母亲病危的消息。牛顿一直忙着搞学问和研究,没有娶妻生子,也没有机会跟母亲过上一天快乐的日子,他深感歉疚。所以听闻消息后,牛顿立即回到母亲身边,尽心侍候她。母亲离世后,牛顿更感孤独与寂寞,为了排解痛苦,他只有专心科研。可是第二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1692年的一个夜晚,牛顿整理了一天论文。为了休息一下,他出去散步。出门时忘记熄灭的蜡烛被他的小狗给碰倒了。结果桌子上放的牛顿的几十年来耗尽心血积累下来的手稿被点着了,全部化为灰烬。 这之后,牛顿晚上再也不能安然入睡了,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病愈之后,他便开始钻研神学。 牛顿除了对神学进行论证之外,还用神学来解释科学中的现象。其中一个比较着名的论断就是,“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切线方向的力来源于上帝的第一次推动”。至此,牛顿完全由科学倒向了神学的怀抱。 警世箴言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聪明人之所以不会成功,是由于他们缺乏坚韧的毅力。 胜利者往往是从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间中得来成功。 一语识人 自然和自然的法则在黑夜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诞生!”于是一切都被照亮。 ——英国诗人蒲柏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guoxuewenhua/56661.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