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通行以公历纪年比较简单准确。但古代纪年的方法较为复杂。主要有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干支纪年法以及帝王年号纪年法。
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都是以12年为一周始。这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划分为12等分,分别命名,岁星纪年认为由西向东一年行经一个星次,行经12星次需要12年,周而复始。12星名是: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享火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国语-晋语四》“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说,这一年是大火,次年便是“析木”了。
而太岁纪年,设想的却恰与岁星纪年运行的方向相反。所谓太岁星,亦称“岁阴”。“太阳”是由东向西运行,这12星次是以“子、丑、寅、卵、辰、巳、午、未、申、酉、戊、亥等12地支来代替,每年行至一个辰次,12辰次为一周始。
我国古代沿用干支纪年法时间较长。所谓“干支”,是指“天干、地支”,简称“千支”。是我国古代用以纪年的一套专门的序数系统。“干”是指十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巳、庚、辛、壬、癸”。“支”是指十二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把天干的十个字与地支十二个字,按次序两个字配成一组,天于在上,地支在下,配成60个组,如甲子、乙丑、丙寅……用来记载年份的次序。60年循环一次,又是甲子、乙丑、丙寅……这叫“六十花甲子”。这种纪年方法简便好记。
我国近代史上的几次大事,也都是用于支来命名的。如“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等。干支记日早在殷商时代就已产生。至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至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才开始采用公历纪年,我国干支纪年的起源,是由于古人对十干与十二支分别来自对日、月活动特点的认识;日为“太阳”,月为“太阴”,古人以天为阳,以地为阴,因此就以十干配天,十二支配地,称之为“天干”、“地支”。
年号纪年法是我国历史上记述年代的一种特有标志,最早始于汉武帝。当时由于官吏企图为帝王歌功颂德,而建“元(年)号”,一般都在数字前加了一个具有一定意义的特殊标志。如两字年号的有建元、宣统等;三字年号的有王莽的“始建国”、梁武帝的“中大通”等;四字年号的有唐武则天的“天册万岁”、宋太宗的“太平兴国”等;还有西夏李元吴的六字年号“天授礼法延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