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本来都是一家人

韩厥之感晋景公,绍赵孤之子武,以成程婴、公孙杵臼之义,此天下之阴德也。韩氏之功,于晋末睹其大者也。然与赵、魏为诸侯十余世,宜乎哉!
  ——司马迁·《史记
   韩国很不易,韩国很可怜,活得很艰难。真的像秋风中的露草寒虫,风枝暗鹊,从来没强大过,从来没辉煌过,今天向这个低头,明天向那个哈腰,偶尔也和别国 打打杀杀,但吃亏的时候多占便宜的时候少,凭着生存的毅力勉强地支撑着,明知早晚会是别人的盘中餐,还要那么低声下气,提心吊胆地活着。就这么着,屠刀还 是先落在了它的头上。
  韩国,一个让人可怜和同情的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的国家。三家分晋从“老板”那抢来的地就不多,偏又处在秦和 魏的夹缝中,四邻都是强国,谁有气都找他出,求利又都找他搓油,所以韩经济上很繁荣,政治上很庸聩,外交上很弱势,军事上很无奈,在“七雄”中是个典型的 受气包。
  前后立国一百七十四年,既没出个名君,也没有过名相、名将,除了申不害变法和发兵灭郑也没有过什么象样的作为。今天向这个求和,明天给那个磕头,想跟小国使使横还得看看他身后靠山的脸色。
  夹缝当中谋生,鳄鱼口里保命,不容易啊!
   韩、赵、魏三家原是晋臣,作为新兴地主阶级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取代了晋公室的君权,又灭掉了竞争的同类,于周考王四年,即公元前436年瓜分了晋君的土 地,一晋变三晋。在这次掠夺式瓜分中,得到的土地较狭小,大致相当于今山西省东南部和河南省中西部部分地区。西与秦接壤,北与魏相邻,南与楚、郑为伴,是 典型的四战之地。
  分晋之初建都在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韩武子时又迁到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市西南古城镇),经济很繁荣,可为了 躲避强秦,不得不迁都到阳翟(今河南省禹县)。阳翟是中原古城,地处交通要道,当时的天下名郡,有“富冠海内”的盛名。到了公元前375年,韩国终于如愿 以偿地灭掉了郑国,又迁都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不难看出,都城一直向东迁,原因就是躲避秦的兵锋。
  当时韩国著名的都会还有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屯留(今山西省屯留县)、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西南)。
  为便于了解韩的政治沿革(也就是王室沿革),还得絮叨一阵韩氏的家谱,让你能对其家族与国运共兴衰有个较清楚的了解。
  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封他的弟弟为韩侯,封地在韩原(今山西省河津市东),春秋初年,被同姓诸侯晋所灭,韩侯一族就成了晋侯的臣民。后来韩武子又被晋侯封回韩原,从此原本姬姓的这一族就以封地为氏,改称韩氏。
  韩武子以后三代,出了个能人韩厥,曾经在晋为中军元帅,奠定了韩氏一族在晋国的政治基础,并挽救了赵氏一族(相关事绩已在晋的部分讲述),韩厥号为献子。
  韩献子传位给宣子,宣子和赵、魏两家联手瓜分了祁氏和羊舌氏的封地。几年后又说服智氏、魏氏,在范氏和中行氏进攻赵氏时出兵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再一次救了赵氏一族。
  韩宣子传位给贞子,贞子迁都到平阳。
  韩贞子传位给简子。
  韩简子传位给庄子,
  韩庄子传位给康子。韩康子韩虎和魏桓子魏驹、赵襄子无恤联合灭了智伯并分了他的封地,这时韩氏的封地已超过了一般的诸侯。
  韩康子传位给武子。武子征讨郑国,诛杀了郑幽公。
  韩武子传位给韩虔,他就是韩景侯。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chunqiuzhanguogushi/45014.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