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要风得风

吴国从此开始做大举伐楚的准备,派孙武在江口(今湖北枝江东部)操练水军。
  伍员不愧是个战略家,对楚国的发展预期看得清清楚楚。他需要的就是楚国和其他诸侯国产生矛盾,弱敌强己,形成以吴为核心的对楚统一战线。所以他每天都在刺探、观察,分析楚国的变化。正在期盼当中,机会来了。
   这一天有人来报告:唐(在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唐县镇)、蔡(此时蔡都城在今安徽凤台县,称下蔡)两国的使者来了,目的是要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现在 使者就在郊外。伍员用手拍着额头高兴地说:唐和蔡是楚的属国,现在无故派使者来修好,一定是和楚国有了矛盾,这是上天让我攻破郢都啊!
  怎么回事呢?
  原来楚昭王在得了“湛卢”剑之后,各从属国的诸侯们都来祝贺。唐成侯和蔡昭侯也来了。蔡侯有羊脂白玉一双,银貂鼠裘两副,就用一裘一佩献给了楚昭王作为贺礼,另一佩一裘自己穿戴着。子常这个令尹十分贪财,就派人向蔡侯要,蔡侯因为也特喜欢这东西,就没给。这是一件事。
  同时的另一件事,是唐侯有两匹好马,名叫“肃霜”。“肃霜”本来是大雁的名字,羽毛高洁白练,头高而颈长,这马的形色就是这样的,所以叫“肃霜”。唐侯也是想显显气派,就用这两匹马拉着温车来到楚国,子常一看又喜欢上了,也派人去要,唐侯也同样没给。
  唐侯、蔡侯和昭王见完面,子常就在昭王面前整事了。他说唐、蔡两国私下和吴国有秘密往来,如果放回去,一定会引吴伐楚,不如软禁了他们不放他们回去。
  昭王就信了,把这两人在馆驿里就给软禁了,而且“各以千人守之”,这阵势还挺大。其实昭王并不是个昏馈之人,但年龄太小,基本上是子常说什么就算什么。
  这两个国君被困在这,一住就是三年,每天都想回国,就是走不了。
  唐世子等待唐侯回国,一等三年也不见影,就派大夫公孙哲到楚国来探视,见了面知道了原因,就对唐侯说:两匹马和一个国家哪个更重要,君上您这还分不清吗?为什么不献了马早点回国呢?
  唐侯又挺犟,说:我的马是稀世珍宝,是我的爱物。连楚王我都舍不得给,何况令尹了。况且这人贪得无厌、以势压人,我就是宁可老死在这里,也绝不给他。
  公孙哲一看,就对唐侯的从人说:我们的君上不忍心割舍好马,却被久困楚国,这是分不出轻重啊!我们不如把马偷出去献给令尹,只要能换得主公回国,他就是降罪于我们,我们也没有恨怨。
   从人早就在这被困的腻烦了,就配合公孙哲灌醉了养马的人,把两匹马盗出来献给了子常。并恭维地说:我们君上早就知道令尹您德高望重,让我们把这两匹马献 给您,这样的好马,也只有您这样的大国宰相才配使用。子常大喜过望,总算搞到手了。第二天就向昭王报告,唐国地处偏僻,兵微将寡,也成不了什么大事,总在 这关着,在诸侯中影响不好,不如放他回去。昭王自然又是个同意,公孙哲营救成功,唐侯回国了。公孙哲和从人去向唐侯请罪,唐侯说:这事不怪你们,是我分不 出轻重,但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赏了公孙哲和从人。为了纪念爱马,把蔡国都城城北的一个地方改名(sù shuāng)陂。
  蔡侯听说唐侯到底是献了马才得以回国,也就不得不解裘、佩献上,子常以自己编瞎话的专长又对昭王说:唐和蔡属于同一种情况,既然唐侯已经放了,蔡侯再留也就不好了,不如都让他们回国吧!昭王又是个同意。
  蔡侯出了郢都,义愤填鹰,拿出白璧投到汉水当中发誓说:我如果不是因为伐楚而再南渡,有如此璧。
   回了国,第二天就派世子到晋做人质,借兵伐楚。晋侯把这事报告给了周天子,周敬王也来了一股英雄气,派卿士刘卷,以王室的名义,会合晋、宋、齐、鲁、 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和蔡国共是十八路诸侯,个个恨子常贪鄙成性,以晋国的范鞅为大将,中行寅为副将,组成以晋为首的十 八国联军,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聚齐,准备大举伐楚。
  不知这次军事行动是谁策划的,这么多国家参战,居然没有想到吴国,如果和吴联合作战,两面夹击,战争的结果不战就已知胜负。
  蔡侯是因为恨贪才首倡伐楚,可他没想到的是,楚国有子常,晋国也有中行寅。
  中行寅也是个贪鄙成性的人,见了利益不伸手心里就不舒服。他自己认为这一次是为了蔡才大举兴师,就想借机会向蔡侯敲诈点,派人对蔡侯说:听说您有裘和佩送给楚国的君臣,为什么我们出力的却得不着呢?我们为了你千里兴师,不知有什么犒劳?
  蔡侯对来人说:我就是因为楚国令尹子常贪而不仁才弃楚投晋的,如果中行大夫能以盟主的身份申行大义,带领我们灭了强楚以扶持弱小,那么荆襄五千里的土地就是最好的犒劳物,这么大的利益还不够吗?
  派出去的人回去把这话向中行寅一汇报,中行寅也觉得有点过了,略感羞愧,也就把这事放下了。
  公元前506年的春三月,大军正在聚集中,突然天降大雨,十几天不晴天,刘卷因为养尊处优贯了,过不了这军旅生活的苦差事,得了虐疾病了。
   中行寅见缝下蛆,对范鞅说:我们这么多的军队驻在召陵,却一点也没让楚国受到什么损失,不如见好就收。从先君文公起到现在,和楚国交战这么多年,只有文 公时的城濮之战是个真正的胜仗,其余的仗阵不少,哪有完胜。晋、楚已经休战多年,战端不能由我们开始,正好连日大雨,虐疾盛行,打也未必能胜,不如以此为 借口撤军。
  范鞅也是晋国弱君惯出来的贪夫,这么长时间了也没见蔡侯有什么表示,就说连日阴雨,进兵不利,退回了蔡侯的人质,传令回师。各国诸侯懒得多事,就各回了本国。
  蔡侯一看联军散了伙,大失所望又无可奈何。回来的路上路过沈国,就把气撒在沈国国君身上,说他没有出兵伐楚,来个“小鱼吃虾米”,顺路袭击沈国,把国君杀了,把沈国给灭了。
  气是出了,祸也惹了。楚国的令尹子常听说蔡侯挑头闹事又灭了沈国,立刻率楚军伐蔡,包围了蔡的国都。
  蔡侯分析了形势,认识到指望晋国是不行了,不如向东打主意去求救吴王,子胥和伯与楚国有大仇,一定能支持我们。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chunqiuzhanguogushi/44971.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